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阐述了攻角测量误差的成因和攻角试飞校准的必要性。选定机头空速管攻角传感器为攻角试飞的测试基准,分析其攻角探测特性,并运用细长旋成体理论重点计算了机体绕流对攻角测量的影响量。探讨了攻角试飞测试基准的误差修正问题。  相似文献   

2.
飞机机头气动补偿空速管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刘  陈志敏 《航空学报》2011,32(7):1189-1194
针对某飞机需要在机头配置空速管的设计要求,提出了采用机头气动补偿空速管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设计思路.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该飞机的机头位置误差,由此给出了一种气动补偿空速管外形;对给出的空速管的气动补偿特性进行了计算,并通过风洞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得到了该空速管的补偿曲线和补偿区的最佳静压开孔位置;在此...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空速管位置误差形成的机理及其计算方法,提出采用补偿空速管与飞机进行匹配性设计来补偿这一误差,匹配性设计的目的是要确定补偿空速管的长度。对补偿特性的校正和符合性检验问题也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唐啸  莫然  陈俊杰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7):1383-1391
为解决扁平导弹头部空间利用率低,天线罩加工困难且电气性能差的问题,采用形状函数变换技术(CST)造型法在其前端融入旋成体,并提出“旋成体埋头角”以实现融合区域光滑过渡。CFD计算得到旋成体弹头、扁平弹头、和“旋成体埋头角”为0°~5°时融合弹头的气动性能,结果表明:旋成体弹头、“无埋头”融合弹头和“有埋头”融合弹头的最大升阻比分别为扁平弹头的8158%、8616%和8946%。以最大升力系数和最大升阻比为目标对“旋成体埋头角”为2°和3°的融合弹头进行优化计算,在Pareto前缘中,随着旋成体末端半径从150 mm增大至210 mm,两构型的最大升力系数分别上升599%和416%,最大升阻比分别下降1996%和1839%。此外,当旋成体末端半径小于165 mm时,上述2°构型的最大升阻较大(峰值可达扁平弹头的9779%),反之上述3°构型构型的最大升阻较大。  相似文献   

5.
包芸  罗时钧 《航空学报》1987,6(6):287-290
现有飞机的气压高度表误差往往较大,如Ma_∞=0.9时高度误差达300m,严重影响了飞机的低空、超低空飞行。为了减小气压高度表的指示误差,通常采用补偿方法。气动补偿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由于机头及进气道的阻塞作用,机头前方将产生一个正压场。受正压场影响,有限长空速管所测静压并非飞机所在高度的真实静压,其中包含较大的静压误差C_(pw)。气动补偿原理就是选用特定外形的补偿空速管,使气流流经静压孔时产生一定量的补偿负压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利用计算机的计算功能对空速管的位置误差进行滤波消隐的概念,讨论了位置误差的计算和试飞测定问题,给出了静压的滤波函数。已应用在K-8型飞机上,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细长旋成体作为飞行器机身的主要构型,快速且准确地预测其气动特性在飞行器设计阶段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小扰动线化理论、小迎角工程估算算法、横流理论等常用工程估算算法,并以小迎角工程估算为基础,参考横流理论对大迎角粘性力作用的等效方法,提出了一种大迎角下细长旋成体工程估算方法。通过算例分析可知,该新方法相较其他三种估算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结果。同时结合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细长旋成体在不同迎角下的流场特性,分析了计算结果存在差别的内在流动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细长体理论推导出旋转体边界条件由物面转移到柱面的简化处理公式和物面扰动速度的插值公式。采用跨音速小扰动(TSD)方程计算了有迎角的旋转体无分离流动,以及均匀进气假设下机头进气道的外流场。物体前方为纵向线松驰求解,侧方则为径向线松驰,同时引入人工时间阻尼改善了流场的收敛情况。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并为某气动补偿空速管设计进行了理论与数值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附录在局部线化条下,分析了人工时间阻尼在超音速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采用三角扰动块加单孔位微吹气进行大攻角细长旋成体绕流非对称涡控制的组合扰动技术。结果表明,组合扰动可以实现旋成体侧向力的渐变控制。对流场结构的分析发现,组合扰动是通过改变旋成体头部流场涡结构从而实现了对整个非对称流场的控制,据此可以确定能实现侧向力控制的有效吹气孔周向位置。计算中还发现,吹气孔位于离顶部较远位置时,侧向力随吹气强度变化平缓易控制,但需以较大吹气强度为代价。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试飞测试空速管位置误差值的新方法──以机载无线电高度表为高表的测试基准,在飞机的全M数范围内定高水平飞行,以最经济的试飞方式完成测试。应用于鉴定L8型飞机空速管位置误差的符合性,效果良好。还提供了符合性的试飞鉴定数据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目前歼×飞机的攻角位置校准的试验方法。通过分析比较 ,认为采用微波空间定位校准法进行攻角位置误差校准优于目前风洞试验校准法  相似文献   

12.
旋成体轴对称跨声速全位势流的高效差分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守恒型全位势方程,贴体坐标网格,对旋成体轴对称跨声速绕流的差分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最佳收敛准则,提出了轴对称情形的AF2迭代算法,并将此算法应用于半球头柱体、弹体等各种外形的旋成体。与一般方法仅适用于亚声速自由流不同,本计算可从亚声速、跨声速自由流一直到低超声速自由流。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收敛快,与实验及其它方法的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带舵旋成体侧向喷流流场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带舵旋成体外形,来流马赫数为2.0,迎角为0°,10°和20°,喷口位于×字舵中间,首先开展了喷主流干扰流场的数值模拟与风洞实验校验,得到相符的喷口附近子午线压力分布,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然后根据数值模拟得到的喷主流干扰流场结构和流动参数分布,分析了喷主流干扰流场结构随迎角的变化特点;最后从喷口附近旋成体和尾舵表面压力分布的变化分析了喷主流干扰对气动力/力矩放大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迎角增大,喷流前激波向喷口靠近,分离区减小,喷主流压比增大,喷流穿透高度增大;气动力/力矩放大因子均大于1.0,随迎角增大,放大因子减小.喷口位于×字舵中间时,喷主流干扰对喷流直接力有增益作用;×字舵的存在减弱了喷流的包裹作用,对流场起到了有利干扰.   相似文献   

14.
K8飞机机身静压盘的选位安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机身静压盘选位安装的条件,安装在机身上扰动压力为零的点位处就能探测到真实的大气静压。应用旋成体理论计算了这一点在机身上的位置,实际的安装位置是根据机身的风洞实验数据确定的,经试飞检验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两种方法对旋流加力室火焰前锋位置作了探讨性研究。对叶片可调的旋流加力室模型在其叶片角为25°、30°时旋流器后的温度场进行了实验测量,从而定性地标定了火焰前锋的位置;理论研究时利用了"焰泡"理论,对叶片旋角分别为10°、20°、25°、30°、40°时火焰长度进行了计算。最后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基本相符,且均小于传统的火焰长度。  相似文献   

16.
底部边界排气的减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底外侧周向多孔排气的方法研究具有圆柱后体的超声速旋成体底部流动特性及减阻问题。研究工作在超声速风洞进行,来流马赫数从1.53到3.01,单位雷诺数为2.×10^7/m到2.8×10^7/m。文中讨论了排气流量、气体介质对尾流结构与波系分布的影响,对底部增压减阻的效果,测量了底压分布,拍摄了尾流场纹影。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此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干扰尾流边界,控制尾流特性,其中氦气在最佳排气流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改进的二阶激波-膨胀法导出了旋成体法向力静导数的二阶Eggers公式,并计算了俯仰尼阻导数。它与修正的Newton理论相比,由于在压力分布的计算中考虑了流线上前方气动参数的影响,理论上更加完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表明,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工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DES(Detached-Eddy Simulation)对大攻角下细长旋成体俯仰振动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俯仰振动对细长旋成体流场与气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对背风面分离涡的强度和位置,流场形态,截面压强系数和侧向力系数的观察与分析,发现施加小振幅、特定频率的俯仰振动对大迎角细长旋成体背风面流场有明显的控制能力,将改变流场结构,使背风面非对称流场趋于对称。  相似文献   

19.
亚、跨音速时尖头旋成体在大迎角时的法向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一组尖头旋成体在大迎角时的法向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作了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常用的以横流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方法未能合理地考虑到粘性和压缩性的影响,因此不能反映出流动的真实情况。 此外,对不同安装方位角时法向力系数的实验研究表明,法向力系数和背风面上的旋涡谱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大迎角时尖头旋成体背风面上的旋涡谱难于预计,由此可以推断,尖头旋成体在大迎角时的气动特性不应该是唯一的,而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20.
旋成体非对称背涡特性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不同头部形状旋成体模型进行了低速风洞实验,揭示出它们不同的绕流现象和流动特性.尖锥旋成体两侧主分离线呈现为开式分离线,其分离剪切层在对称背涡中均表现为层流状态.而在非对称背涡中两侧表现为不同的剪切层状态,钝头旋成体绕流中存在头部的闭式分离区,两侧的主分离线在其下游,它的主分离剪切层从对称发展到非对称均呈现为湍流状态.通过对两类旋成体绕流结构的比较分析,得出尖锥旋成体的非对称背涡是由于两侧分离剪切层状态不对称引起的,而钝头旋成体则是由于旋成体背涡的动力不稳定性引起的.该机理分析的结论还得到测力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