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航空港》2016,(6)
正2016年12月12日,继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和亚特兰大、日本东京之后,中国成为全球第4个拥有旅客量过亿城市机场体系的国家、上海成为全球第5个旅客量过亿的城市。这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的重要成绩,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还是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重要里程碑。上海机场站在1亿人次的新起点上,正开启上海航空枢纽建设新篇章,建设与卓越的全球城市相匹配的品质领先的世界级航空枢纽。  相似文献   

2.
《航空港》2019,(4)
<正>7月1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与上海市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推进新时代上海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航空枢纽建设。中国民航局将推进上海空域容量扩容和结构优化,提高上海两机场时刻容量和航班时刻供给,提升上海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改善上海航空枢纽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国际客货中转便利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04,(11):59-59
上海将成为世界航空网络重要节点ShanghaitoBecomeaSignificantHubintheWorldAirTransportationNetwork11月1日,在京召开的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联合领导小组第二次工作会议上,综合各方意见编制而成的《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正式获得通过。根据这一规划,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力争经过若干年努力,构建完善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成为连接世界各地与中国的空中门户,建成亚太地区的核心枢纽,最终成为世界航空网络的重要节点。国家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首家合资货运航空公…  相似文献   

4.
《航空港》2005,(6)
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时间表已经排定。12月22日在沪召开的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联合领导小组第三次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行动纲要》,根据这一《行动纲要》,到2007年将打好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基础,到2010年基本建成上海航空枢纽,到2015年全面确立上海航空枢纽地位。联合领导小组组长、国家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联合领导小组组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出席会议并讲话。建设上海航空枢纽是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在联合领导小组的推进下,各有关方面以《战略规划》为指导,加速推进上海航空…  相似文献   

5.
民航总局局长刘剑峰在谈及“十 五”期间我国民航的三个发展重点时提到,要实施航空枢纽工程,重新构筑国内航线网络,重点建设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新白云大型枢纽机场。目前,国内的上海、广州以及国外的汉城、东京等机场都围绕建设亚洲的国际枢纽门户纷纷积极采取行动。基于民航总局“十五”规划部署的机场的实际情况,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在3月中旬召开的工作会上,提出了中枢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首都机场的中枢市场资源潜力,逐步把首都机场建设成为功能完备、设施一流、安全舒适、环境优美的复合型枢纽机场,为旅客提供往来国内和世…  相似文献   

6.
《航空港》2009,(1)
2008年12月9日,UPS上海国际转运中心在浦东国际机场正式启用。上海机场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念祖和UPS国际总裁丹尼尔·布鲁托为中心揭牌。吴念祖说,浦东机场货运量居全球第三,年增长率达到11.5%。机场实现了与国内外179个城市通航,通过完善的航空网络将全球与中国紧密联结。UPS上海国际转运中心在浦东机场西货运区的落成启用,不仅标志着国内首家外资转运中心的正式运营,更加快推进了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国家战略,促进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率先确立上海航空货运枢纽地位,增强对城市、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腾飞,中国民航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全民航周转量增速都在15%左右,旅客周转量每年增加2000万。面对良好的市场机遇,各大航空公司经营策略从原先“价格战”转变为“空间分割战”。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航空客货吞吐量最大的空港城市一直是各航空公司必争之地。国航于2005年提出建设北京为枢纽、成都为区域枢纽和上海为国际门户的发展策略,并将原国航上海营业部发展成为上海基地,国航上海国际门户建设的步伐就此迈开。  相似文献   

8.
中国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发展,其路线之一就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网络型航空公司,这是建设民航强国的首要标志。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国航、南航、东航等早在几年之前已开始围北京、广州、上海等主要枢纽基地来布局、建设其航线枢纽网络,"枢纽化"已成为这些致力于发展成为网络型航空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2010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描绘了建设民航强国的蓝图。其途径可以概括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公司、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航空枢纽、推进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培育有力支撑民航强国建设的保障体系、构建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其中特别提到关于航空信息等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航空港》2017,(5)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9月6日在上海机场集团调研时强调,航空枢纽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浦东和虹桥机场是服务的大平台,运行管理必须以坚守安全底线、不断提高航班准点率为核心指标,建设保障必须以更好服务航空公司、不断提高旅客满意度为根本目标,各方形成合力打造更加安全便捷、运行高效的航空枢纽。座谈会上,上海机场集团董事长吴建融、党委书记张学兵、总裁冯昕,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局长蒋怀宇,民航华东地区空管局党委书记朱士新就浦东和虹桥机场航班正常性工作和两大机场安全运行保障工作作了汇报和补充发言。  相似文献   

11.
<正>一、我国民航门户枢纽机场现状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近年来一直是我国民航重点打造的门户枢纽机场,同时也是同周边地区成田(日本)、仁川(韩国)等机场争夺东亚地区航空枢纽的主力。国家和民航局在基础设施、国际航线、航班时刻分配、签证政策等诸多方面对三大机场赋予了优惠政策。在民航局制定的民航业发展规划中,都将北上广三大机场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国际门户机场来建设。在国内一些有关门户枢纽机场的研究中,也提出要强化三大机场的门  相似文献   

12.
上海航空枢纽建设是上海市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所确立的"三步走"的阶段目标,目前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已经  相似文献   

13.
纵合  东子  三亚 《航空港》2012,(9):26-33
8月13日,上海市发改委网站上公布了《"十二五"上海民航发展纲要》。根据《纲要》目标,到"十二五"末,主要基地航空公司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枢纽的中枢运营网络;浦东机场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亚太地区的核心枢纽及全球排名第一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虹桥机场成为最具人性化的国内航空网络枢纽机场。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50万吨。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华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民用航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加速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进程,首届上海国际航空论坛于4月28日至30日在上海波特曼酒店举行。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致开幕词,上海市市长韩正发表致辞。 杨元元在致辞中说,加快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民航的发展必须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民航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我国“九五”期间重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的规划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及国家计委、民航总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引起了世人的瞩目,国内外均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上海市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带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点,是联结我国内陆与海外的交通、经济枢纽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对外贸易口岸,也是我国三大航空枢纽城市之一.建设浦东国际机场,是进一步发挥浦东开发开放的龙头作用,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  相似文献   

16.
杨学兵 《大飞机》2023,(6):17-19
<正>民航“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以骨干网、基础网为支撑的国内航线网络。骨干网以世界级机场群、国际航空枢纽、区域航空枢纽为核心,是国内航线网络的基本盘。基础网覆盖广大支线机场,是“干支通,全网联”的重要发力点。2022年8月,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在民航局定点帮扶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努力将乌鲁木齐机场打造成连接内地、东亚与欧洲,面向中亚、西亚地区的国际航空枢纽。  相似文献   

17.
RetrospectandProspectoftheMasterPlanofPudongInternationalAirport一、概述上海市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圈和长江流域的交汇点,是联系广大腹地与外部世界的枢纽之一。上海有着辉煌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人才优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主要的开放口岸。党的十四大作出了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要求上海建设21世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强烈冲击着民航运输市场,1990~1995年,上海航空客运量、货运量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2.7%和23.…  相似文献   

18.
航空港简讯     
2010年浦东机场将建成中国第一大航空港Pudong Airport to Top Chinese Airport in 2010浦东机场当局近日在上海表示,2010年浦东机场将建成中国内地第一大航空港,旅客吞吐量将超越北京首都机场。 据悉,《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草案)》已为全国三大机场“度身定位”,其中浦东机场的最终定位是“国际大型航空枢纽”。 浦东国际机场现有的年旅客吞吐量可达7000万至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0万吨,年起降航班32万架次。上海机场集团表示,他们将分阶段、渐进式建设国内枢纽和国际枢纽的复合枢…  相似文献   

19.
张跃 《民航管理》2024,(1):15-19
<正>航空枢纽,是创造连接的循环交汇点、城市综合体。作为最具国际性的开路先锋,历经20多年的接续建设,我国超大航空枢纽的基础设施规模、基地航空公司能力、国际竞争地位都有大幅提升,也集中体现了民航强国建设的丰硕成果。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国境内超大航空枢纽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全球领先的洲际枢纽建设上,  相似文献   

20.
里程碑式的创举 2005年12月7日,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与新疆维吾尔自冶区人民政府主席司马义&#183;铁力瓦尔地在乌鲁木齐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快新疆民航发展的会议纪要》,纪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完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保障服务设施和增加肮站楼面积,使机场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具备西部门户枢纽机场功能,“十二五”期间“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建设成为功能齐全、具有国际现代化水平的我国西部门户枢纽机场,成为亚欧中心的重要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