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出了以系统脉冲响应序列作为闭环系统模型的建模方法,并且给出了这种建模方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模型输出的计算方法。这种闭环系统建模方法保留了脉冲响应序列中的高频成分,避免了从脉冲响应序列向传递函数变换过程中丢失脉冲响应函数高频信息的缺点;同时,也避免了神经网络每次学习结果获得的网络模型不确定的缺点。采用该方法建立的闭环系统模型精度非常高并且可以应用在故障诊断的系统中。文章最后以数值仿真和实际带随机干扰的系统为例,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安全性评估方法不适用于具有多状态属性的现代机载系统。根据系统与系统组成单元之间的状态关系,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机载系统多状态安全性模型;运用通用生成函数给出了贝叶斯网络非根节点的条件概率表,基于变量消元法提出了系统失效状态发生概率计算方法,推导了系统组成单元重要度算法。结合某型飞机副翼控制系统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方法为解决多状态机载系统的安全性评估问题提供了一种简洁直观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机载系统的安全性水平,确定各单元对系统安全性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文档的传统飞机系统功能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基于模型的飞机系统功能分析技术。结合飞机副翼系统正常工作场景,探索了该技术的型号应用方法。通过对副翼系统功能模型的动态分析以及系统内外部对象功能时序关系的确认,完善了该系统功能需求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形成了一套适合飞机研制的系统功能分析流程,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逐步进行试点推广。  相似文献   

4.
GPS速度法确定飞机空速系统位置误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飞机空速系统位置误差的测定,飞行试验中有多种常规方法,但期精度只能满足常规型号空速系统的验证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GPS速度法,叙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实施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讨论了方法的系统精度并给出了误差估算结果。通过对某型飞机的验证试飞,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可满足气动补偿型空速系统的试飞验证要求。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模糊逻辑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法,给出了一种增益自适应调整的模糊控制方法和BP网络自适应变步长学习算法,提高了系统精度,改善了系统品质,并将这种方法成功地用于直升机飞控系统和综合火/飞系统的设计。同时,针对某型直升机用数字仿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优点和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A320系列客机飞控系统,分析了飞机系统故障诊断的特点,建立了针对飞控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并且设计了数据库服务。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专家系统,使飞机故障诊断系统更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为飞机故障诊断提供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转子系统联轴器不对中的故障再现问题,建立了动力学相似模型转子系统的方法。讨论由联轴器不对中引起的附 加力的情况,建立了带有联轴器不对中转子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方程分析法和量纲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推导了联轴器不对中 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相似关系;设计了动力学相似的原型和模型系统,通过对设定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分别对比了2套系统的轴心 轨迹和频域响应。结果表明:模型与原型系统的频率成分相同,轴心轨迹形状一致且满足相似比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搭建了2组动力学相似试验台,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相似设计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该研究结果为再现原型系统联轴器不对 中故障的动力学相似模型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直升机旋翼防/除冰系统适航审定的程序和主要验证方法,重点研究了美国和欧洲民用直升机防/除冰系统的鉴定方法和特点,提出了一些针对国产直升机旋翼防/除冰系统适航审定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提出虚拟作战系统演化模型的内涵、研究目的与目标;研究了虚拟作战系统仿真原理与建模过程以及演化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主体的虚拟作战系统演化建模方法;设计了虚拟作战系统演化模型体系结构,总结了虚拟作战系统模型的组合层次,并给出了模型间的信息控制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图书馆系统具体说明怎样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简要描述了系统的需求,介绍了以用况为中心的开发(UseCaseCenterDesign,即UCCD)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并用该方法来完成图书馆系统的需求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一类时变时滞参数不确定模糊广义系统的二次稳定性与鲁棒H∞控制问题。应用新的T-S模糊系统模型对其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系统的二次稳定性定义。应用新的Lyapunov函数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了判定系统二次稳定的更为松弛的条件。一个H∞状态控制器确保了闭环系统具有H∞性能。最后的仿真实例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synthesizing an optimal regulation scheme for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 assuming an integral quadratic cost functional, when the desired output is a constant nonzero vector and when the upper time limit approaches infinity,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is solved by properly redefining the cost functional, so that consistence with the stability requirement is achieved. The problem of the optimal closed-loop regulation of a singleinput/single-output system has always been an interesting topic for control engineers. The most common assumption is that the cost functional to minimize be of quadratic type, with infinity as an upper limit. The classical frequency domain approach, assuming the absence of initial conditions, suggests an optimal compensator in forward loop.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dern time-domain approach, based on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the maximum principle, yields a closed-form solution for the case in which the desired output is zero.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which allow one to consider from a unifying point of view the two above approaches and, in addition, suggests a stable optimal scheme which is valid for any initial state and for any desired constant output.  相似文献   

13.
高为炳 《航空学报》1984,5(2):168-177
 在大系统的控制问题中,除了递阶控制外,分散控制是另一种重要的控制方案。局部分散镇定近来受到重视。对各子系统的局部线性反馈,由于能源限制及其他因素,常引出非线性反馈。本文将研究这样的非线性对大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类连续不确定模糊时滞系统的鲁棒二次稳定问题。首先给出不确定时滞系统的自治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给出全局二次可稳定的充分条件。相比已有的理论成果,更进一步考虑了系统的日。性能指标,使系统在满足二次可稳定的同时也满足H∞性能指标,并将所得的条件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以便借助Matlab完成求解。最后的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一类非线性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对非线性系统的不同区域描述 ,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转化为多个区间鲁棒稳定性问题。对区间鲁棒稳定性条件不等式进行变形 ,得到了该不等式可解的条件。此条件不仅大大简化了不等式 ,而且得到了新的鲁棒稳定性判据。进而 ,给出了非线性系统鲁棒反馈控制的设计方法。飞行控制器设计结果表明 ,本方法对不确定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戴冠中 《航空学报》1981,2(4):60-69
 对于线性定常的连续时间系统,当系统和测量噪声为平稳白噪声过程时,研究了定常的状态估计器的设计方法。为了改进传统的Kalman-Bucy滤波器的瞬态性能,提出了两种新的性能函数的定义,从而给出了两种便于工程应用的修正的Kalman-Bucy滤波器。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在复杂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中存在跨时钟域,通常会产生亚稳态现象.为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该问题,分析FPGA设计中亚稳态的产生机理及其对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影响.根据不同的信号同步类型,针对单比特电平信号、脉冲信号和边沿信号,分别给出基于触发器级联的跨时钟域信号同步方法;针对并行信号,提出基于异步FIFO (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队列)和握手协议的跨时钟域同步方法;并通过仿真手段分析信号同步方法的有效性及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能够正确有效地完成跨时钟域信号同步,预防可能出现的亚稳态问题,从而提高复杂FPGA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For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 nonlinearly parameter dependent linear parameter-varying (LPV) systems with multiple parameters, a design method of gain-scheduled state feedback control using a minimum sensitivity eigenvalue assignment of the frozen parameter closed-loop system with quadratic stability checks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design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bank-to-turn (BTT) control of a flight vehicle, and the nonlinear 6 degree of freedom (DOF)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show the usefulness as a gain-scheduled state feedback control scheme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类参数不确定模糊广义时变时滞系统,研究该系统的鲁棒稳定性控制问题。选取特殊的Lyapunov函数,给出了该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将时变时滞系统稳定性条件转化为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问题,并设计出状态反馈控制器,仿真结果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A method for designing suboptimal minimal time controllers for linear, time-invariant regulator systems is presented. An economical closed-loop controller is obtained by using Lyapunov surfaces, corresponding to a quadratic Lyapunov function, as a continuous approximation for isochronal surfaces. Systems employing this controller are obtained by minimization, with respect to parameters of the quadratic Lyapunov function, of the worst case upper bound on the arrival time of an arbitrary initial state at the orig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