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分析研究大量试验数据及某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工作方式、工作状态基础上,提出了在拦截超低空目标时,先用雷达在方位和距离上对目标进行跟踪,而俯仰上采用定角跟踪,在满足发射条件时,发射导弹并用雷达对导弹进行控制,当红外跟踪器稳跟目标后,武器系统转入红外跟踪制导对目标实施拦截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机载雷达是导弹攻击机火力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使飞机在昼夜和复杂气象条件下具有独立作战的能力。导弹是一种远航程的武器,飞机借助雷达能远距离发现、跟踪目标之特性,及早发现、识别目标,占据有利战术位置,发射导弹,对目标进行攻击。 本文根据发射导弹的技术要求,对雷达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雷达在飞机攻击过程中的战术使用,国内雷达的技术性能比较、选型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成功完成“箭”武器系统发射试验今年9月14日,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导弹分部在以色列空军导弹试验场又一次成功完成了“箭”武器系统发射试验。被称作“黑麻雀”的试验目标是一模拟的战术导弹。最初的结果表明,包括雷达、火控中心以及“箭”导弹在内的武器系统所有部分都按计划工作正常,且目标被摧毁。这项由以色列和美国共同投资开发的研究项目是由以色列导弹防务组织与美国战略导弹防御组织共同协作管理的。“箭”Ⅱ导弹在前8次试验中,已有7次成功的记录。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将寿终正寝“和平”号是1986年2月发射升…  相似文献   

4.
军用航空     
俄开始在米格-21—93上进行导弹发射试验最近,一个由苏霍伊和Fazotron设计局组成的小组正在用一架为印度空军进行现代化改进的米格-21—93原型机进行首次R—73和R-77导弹的发射试验。这两种导弹前者采用红外制导,后者采用主动雷达制导。这一试验将会大大刺激已经严重拖期了的米格-21—93现代化改进计划的进程。试验的目的是验证这种采用轻重量多模式雷达武器的性能水平。据称,老龄的米格一对战斗机在经过诸如雷达、航空电子设备和导弹的现代化改进之后,将具有在超视比条件下同时攻击两个和同时跟踪8个目标的能力。而且,如果印度…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在美国AOC年会上展出了几种对抗雷达制导导弹的新型机载拖曳式诱饵及对抗红外制导导弹的一次性诱饵。拖曳式诱饵称得上是对付先进单脉雷达制导导弹十分有效的干扰手段。作为拖曳式诱饵的先驱,美Tracor宇航公司从80年代初开始研制这类产品。美海军在1987年与雷神公司签订了一份开发ALE—50拖曳式诱饵的合同,现在F/A—18E/F、B—1B及部分F—16飞机上广泛采用。与第一代拖曳式诱饵不同,新一代诱饵均设计成可发射欺骗性的信号给敌方导弹,将其引向诱饵所在位置。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研制的光纤拖曳式诱饵已开始在F一4和“阵风…  相似文献   

6.
雷达半主动制导中程空对空导弹,是现代战斗飞机的标准武器。典型的发射攻击方式是迎头拦射,用以截击低空或超低空入侵的敌机目标。本文讨论了拦射攻击的基本火控算法,以及导弹发射包络计算、信息显示和导弹装定参数计算等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单机空战智能仿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主要功能、模型建立、主要特点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单机空战智能仿真系统。重点介绍神经网络决策模型和飞机、雷达、导弹模型的建立。飞机机动模型采用质点运动方程,选用19个基本机动动作;机载雷达模型着重介绍雷达发现和截获目标以及盲区确定的条件;导弹模型主要介绍导弹发射、跟踪、命中条件的建立和计算;决策模型主要介绍多层前馈反向网络决策模型的输入、输出参烽以及网络拓扑结构。此外还介绍了该仿真系统在实践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用于越肩发射的方位校正导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当越肩发射攻击后方目标时 ,如果载机不能提供有关目标的完全信息 ,用普通的导引方法完成“越肩”火控过程是不可能的。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了非完全目标信息方位校正导引方案 ,它不依赖于载机的前视或后视雷达 ,只利用载机上的雷达传感系统提供的有限的目标方位信息 ,让导弹在攻击平面内载机测量到的目标方位线上搜索目标 ,实现越肩发射中的“越肩”。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案是一种可行的导引方案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美国弹道导弹目标特性测量雷达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美国典型的弹道导弹目标特性测量雷达的情况,对夸林导弹靶场的改进情况和近年来目标特性测量雷达的研制动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提出了目标特性测量雷达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是以对未来空战的设想为基础来进行的。目前设想的未来空战可分为两个阶段:(1)超视距空战。这时战斗机可通过预警机、地面雷达站或战斗机所载雷达来发现敌机,然后用发射后不管的中远程导弹拦截目标。导弹发射前并不要求战斗机做急剧机动,但却要求飞机在第一次攻击后迅速退出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飞机在空战中发挥导弹的最大攻击能力,文中对空-空导弹发射的火控原理进行了分析,针对空-空导弹的发射特点,详细描述了发射瞬间载机、目标和导弹之间相互的运动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拦射瞄准矢量方程改善导弹在末制导段的运动条件,以保证复杂空战环境中对空中目标的有效攻击。文章最后讨论了导弹拦射前置角、目标攻击进入角和导弹离轴角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座舱显示器上的显示。  相似文献   

12.
空舰导弹获取舰艇编队形状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舰艇编队形状(SSF)的预定目标选择方法(简称SSF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预定目标选择能力.为了检验SSF方法的适用性,研究了空舰导弹(ASM)获取SSF的能力.首先推导了末制导雷达(TGR)最小方位角搜索范围模型.据此模型可在给定发射距离下计算合适的末制导雷达方位角搜索范围,此方位角搜索范围既能保证编队录取概...  相似文献   

13.
在弹道导弹的试验和鉴定过程中,需要精确测定时空信息(TSPI)。出于靶场安全考虑,试验时要对弹道导弹进行跟踪,炸毁失灵的导弹;为鉴定导弹的制导系统,要精确地确定导弹的弹道。过去,用测量雷达跟踪的TSPI精度不够,对弹道的确定更是如此。如果导弹从远海发射,或是同时要跟踪多个目标,那么,雷达用于靶场安全也会力不从心。对于外测跟踪或精密弹道确定,GPS转发跟踪系统可以记录全程飞行情况,供事后分析,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多次重放,以使跟踪滤波器最佳化。  相似文献   

14.
反舰导弹打击纯方位目标是反舰导弹的一种作战使用方式,但这种作战使用方式的效率及其可能风险一直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反舰导弹的水平弹道,建立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纯方位目标的评价算法。采用Monte Carlo法,仿真研究了可能的目标距离、速度、航向、导弹发射方向对反舰导弹捕捉目标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舰导弹纯方位攻击的最优发射方向是目标的方位线,但这种作战使用方式存在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F-22战斗机在边境上空巡逻,指挥员通知飞行员密切注视空中和地面情况。突然,机载计算机发出话音,报告位于某一方位上有一部地面雷达刚刚开动。飞行员驾机倾斜瞄准目标。计算机又通过话音建议飞行员发射某型导弹。飞行员发射该型导弹,地面雷达阵地被摧毁。 上述战斗情景只能在几年前的电影中看到。但今天,美国空军在研的F-22电于系统和美国陆军在研的先进直升机电子系统,即将使虚构的故事变成现实。尽管新电子系统要等到下个世纪才能投入使用,但新系统研制过程中所取得的技术将在2000年以前的航空电子设备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航迹规划中反舰巡航导弹的雷达突防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诚  曾亮 《飞行力学》2004,22(2):82-84,93
在导弹航迹规划中,需要计算导弹突防过程中被雷达发现的概率。为此,在雷达方程中引入雷达系统特征常数以简化雷达方程,从探测概率与信噪比的关系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导并考虑杂波的影响得出探测概率与目标距离的关系,提出在航迹规划中用横距探测概率来表征反舰巡航导弹的雷达突防能力。算例计算结果较为真实,表明该方法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波束引导的空空导弹越肩发射制导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肩发射是一种新型的攻击方式,要使导弹能够快速攻击尾后目标,且为了避免程序控制导弹转弯这种方式不够灵活,载机无法根据目标机动快速调整导弹转向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由本机发射电磁波束引导导弹转弯并对目标实施攻击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波束引导过程,在载机发射的波束指引下,计算出导弹的飞行弹道,并分析引导过程中导弹过载的变化,采用搜索算法模拟出了导弹的全向截获区;然后设计出导弹攻击方案,并计算出此方案下机上波束发射装置的转动规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模型和舰空导弹作战随机服务模型,在来袭目标高度、速度、密度、强度和舰空导弹火力通道数量变化的情况下,对近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了仿真,并对两种发射方式下的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发射方式的作战效能比倾斜发射方式要高。  相似文献   

19.
自寻的导弹攻击机动目标的最优制导规律的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提出一种适用于红外和雷达自寻的制导导弹的适应性强、制导精度高、易实现的最优制导规律。为解决工程实现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目标机动加速度模型。根据该模型并利用导弹导引头的AGC信号或雷达测距信号,给出了目标机动加速度、导弹与目标相对距离和距离变化率的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20.
比例导引导弹理想弹道的动态修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近红外导弹比例导引的要求,研讨了比例导引规律的实现问题,提出了比例导引理想弹道及其线性化,并实际考虑导弹在发射时的瞄准误差和在制导过程中目标机动运动,进行动态修正的基础上,得出了指导正确设计和使用比例引导弹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