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跑道协同运行模式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忙机场飞行区运行能力低下导致空中交通拥堵及航班延误现象频发,机场系统亟需扩容增效与排堵保畅。为有效平衡机场容流供需,研究了多跑道协同运行模式优化方法。综合考虑机场布局、交通流特性、气象条件等因素,提出了多跑道协同运行模式分类方法;基于跑道容量包络线理论,通过引入容量损失系数客观反映模式切换特点,建立了多跑道协同运行模式优化模型;结合多目标优化及遗传算法基本理论,设计了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对模型进行了准确求解。仿真实验表明,模型可对多跑道协同运行模式进行优化配置,有效实现机场容量与流量之间的均衡。与单一固定模式相比,多元组合模式优化效果显著,其中航班延误成本减少了38.1%,航班调整数量减少了46.4%,所提方法可显著提升多跑道协同运行能力,有效提高航班正常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航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急剧增加,国内外很多机场都通过修建平行跑道来增加机场容量。平行跑道因其容量大、运行安全等优势成为大型枢纽机场的主流跑道构形。然而,在当今社会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前提下,宽距平行跑道很难得以实施。窄距平行跑道在容量上比单条跑道大大增加,而占地规模明显小于宽距平行跑道,在航空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如美国旧金山机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法国戴高乐机场等。为了增加机场容量,国内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等都先后实行了窄距平行跑道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3.
多跑道作为大型繁忙机场的关键资源和瓶颈区域,在机场运行管理中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和高效配置。基于经验滑行时间数据,建立了多跑道离场分配模型,在满足场面运行安全约束的前提下,以离场航班滑行时间最小为目标,寻求最优的跑道分配方案。通过选取典型机场进行地面网络建模,结合实际运行数据及航班计划等信息,利用计算机仿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随机分配方法相比,多跑道机场地面容量提高了2.1%,冲突探测与解脱次数降低了20.6%,最大延误时间减小了5.2%。因此,机场运行安全与效率得到改善,所提方法有效,适用于多跑道离场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4.
庞雪峰  林伟文 《机场建设》2006,(4):40-40,48
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航班起降架次持续的增长.不少机场原有的跑道容量逐渐饱和,开始建设第二跑道,而一些繁忙的枢纽机场如北京、上海、广州已经开始建设第三跑道。目前,绝大多数机场均设有助航灯光系统,跑道增加,相应的助航灯光系统也随之增加,但不单是数量的增加,而且复杂程度及与运行结合的紧密程度都大幅提高。下面结合广州国际白云机场扩建工程FedEx项目的设计,简要谈谈对于多跑道的助航灯光设计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机场终端区航班拥堵延误现象日趋严重.机场管理者,一方面要减少航班总延迟成本,另一方面也要维持航空公司间竞争公平性.为多跑道航班协同调度问题建立双目标规划模型,为了精确求解优化问题的Pareto前沿,开发出epsilon约束算法.最后通过算例来说明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利用数学规划理论建模并开发精确求解算法,为机场资源优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1多重入口跑道介绍多重入口是指除了跑道起始端和末端的进入、退出的道口外,在跑道起始端和末端不远处修建一条或者多条垂直于跑道的联络道,部分多跑道机场还存在一条或者多条用于穿越跑道的联络道,多重入口跑道一般用于非全跑道起飞、脱离以及穿越跑道。为增加跑道的使用率,提高机场容量,很多机场跑道是多重进入跑道,特别在一些大型机场由于复杂的机位滑行道结构和候机楼布局等原因,拥有更多的跑道入口,图1及图2分别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6R/18L跑道北端和南端的多入口图示。多重跑道入口的存在给实际管制运行带来很大便利,提高了跑道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双跑道机场逐步增多,其中有些机场的双跑道高程差异较大,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空中航行服务程序-飞机运行(PANS-OPS)对跑道高程具有差异的机场内水平面设置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给此类机场的规划和净空管理带来困惑。在综合考虑机场飞行安全、周边规划建设控制和机场净空管理继承性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双跑道高程具有一定差异的机场内水平障碍物限制面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距平行跑道是指跑道中心线间距小于760米的平行跑道。在国外繁忙机场,这种跑道布局方式是缓解起飞和落地交通流冲突,提升机场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优点不言而喻,可以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为起飞和落地航空器分别单独分配使用跑道,从物理形态上,杜绝起飞和落地航空器的碰撞风险。随着2008年3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启用第三条跑道,也就是国内第一组近距平行跑道正式启用,国内大型机场近距跑道的建设也有增速的趋势。2010年3月,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也正式启用了第二条跑道,与原跑道形成一组间  相似文献   

9.
白云机场地处华南沿海,是我国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随着民航运输事业的发展,机场航空业务量逐年递增。该机场原水混混凝土跑道,长3380,宽60米,自1964年第三次改扩建后至今已使用30多年,硅道面日趋老化,近年曾多次局部整修,但道面水泥检板破损、沉降、开裂现象严重,成为影响航班飞行安全的不稳定因素。1995年对广州白云机场道面进行了测试与评价,从现有道面剩余寿命分析结果表明,跑道1+080~1+600段大部分已经接近破坏状态;整个跑道道面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在4.0~60之间,平整度属于良,局部接近于中;0+200~2+000道面…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航空迅速发展致使终端区空域拥挤以及航班延误问题,研究了繁忙多跑道机场的离场航班排序问题,以缓解终端区空域拥挤和减少航班延误及提高跑道利用率。将管制习惯因素引入到离场航班的排序中,根据飞机尾流间隔的要求,建立基于管制员管制习惯的多跑道机场离场航班排序模型。针对机场小规模的离场航班流量,采用穷举法求解,并用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先到先服务排序方法相比,经算法排序后的总延误时间减少了近30%。  相似文献   

11.
3月5日起,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实施无线电通信指挥的管制人员必须具备国际民航组织管制英语四级及以上水平,开始全面推行使用英语进行无线电通话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半实物仿真中三轴转台的设备参数修正方法,根据此结果对影响转台精度的频率特性进行测试,并从理论上给出转台框架误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美国波音公司实施精益企业的历史、所取得的成绩及今后的发展,论述了精益原理、精益生产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14.
Studies of element abundances in stars are of fundamental interest for their impact in a wide astrophysical context, from our understanding of galactic chemistry and its evolution, to their effect on models of stellar interiors,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osition of material in young stellar environments on the planet formation process. We review recent results of studies of abundance properties of X-ray emitting plasmas in stars, ranging from the corona of the Sun and other solar-like stars, to pre-main sequence low-mass stars, and to early-type stars. We discuss the status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abundance patterns in stellar X-ray plasmas, and recent advances made possible by accurate diagnostics now accessible thanks to the high resolution X-ray spectroscopy with Chandra and XMM-Newton.  相似文献   

15.
美国波音公司实施精益企业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波音公司实施精益企业的历史、所取得的成绩及今后的发展 ,论述了精益原理、精益生产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务机市场风生水起3月28日,空中客车公司在京召开"空中客车公务机中国媒体说明会",空客公务及私人航空部副总裁Francois Chazelle出席。时隔仅两天,波音公务机公司总裁  相似文献   

17.
A substantial fraction (typically 10%) of Galactic B stars consists of Be stars. While Galactic Be stars have been fairly well investigated,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Be star content of the Magellanic Clouds (MCs). We present a refined method of Be star identification by CCD photometry and apply it to four young clusters and associations in the MCs. We find NGC 330 in the SMC to be exceptionally rich in Be stars, while the fraction is clearly lower in the similarly aged LMC clusters NGC 2004 and NGC 1818. NGC 2044, a very young region in the LMC, contains almost no Be stars. Among very early-type B stars in the investigated MC clusters we find the largest number of Be stars, while in the Milky Way this is shifted to somewhat later types. In the LMC, there may be a second frequency peak around B6.Based on observations obtained at the 2.2m MPIA telescope at ESO, La Silla, Chile, partly on time granted by the MPIA, Heidelberg.  相似文献   

18.
Recent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close binary systems show that practically all binaries exhibit evidence of mass flow and that, where the observations are sufficiently detailed, a fraction of the matter flowing out of the mass-losing component is accreted by the companion and the remainder is lost from the binary system. The mass flow is not conservative. During the phase of dynamic mass flow, the companion star becomes immersed in optically-thick plasma an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at star elude close scrutiny.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