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微小通道沿程压力的测量系统,包括PMMA通道和压力方腔、微应变传感器及多通道应变仪等。利用注射泵的推进方法提供微通道静压,采用FCO510型高精度微差压计的测量值作为标准压力,通过多通道应变仪测量微通道方腔中各个应变片的应变值,从而建立标准压力和应变之间的标定函数。分别对3种微压芯片在80、70、60及50mL/min等4种不同流量下的压力分布进行了测量,压力分布具有良好的线性规律。不确定度分析表明压力误差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范围为0.15%~6.82%,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将Motycka方法中脉动压力滤波改为瞬时畸变滤波可减少其估算机时。本文从理论上建立了上述两种滤波位置所获得的瞬时畸变的随机统计参数和最大值之间的关系,用计算所得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表明可用瞬时畸变滤波方法替代脉动压力滤波方法去估算最大瞬时畸变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文[1]中提出的最大瞬时畸变值估算方法的基本思想,给出了具有极值运算的畸变指数DC_θ的最大瞬时畸变值的预估思路,从而使文[1]预估方法不独适用于美国P&W公司给出的一类畸变指数(K_(A2),K_(rad),K_θ),同时也适用于英国罗·罗公司给出的具有极值运算一类的畸变指数DC_θ等。文中还讨论了考虑脉动压力相关、瞬时畸变的概率分布等因素对DC_θ最大瞬时畸变值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提高预估精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模拟板尾流的稳态和动态特性。将板后尾流中脉动压力的随机统计特性与实际进气道出口畸变流场中脉动压力的随机统计特性进行了比较。还研究了板宽和形状以及板的位置对板后尾流特性的影响,得出了在不改变或尽可能少改变板后的稳态压力畸变情况下,改变脉动压力均方根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绘图仪绘制畸变图谱的技术,並讨论了数值逼近方法及边界条件对图谱的影响。文中建议用二元三次样条逼近压力分布来求得密网格节点上的压力值。文中的绘图技术也可用来绘制温度畸变图谱和其他类型的等值图。  相似文献   

6.
某型发动机进口压力畸变实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进口流场畸变是影响发动机稳定性的一个很关键的降稳因子,而进口压力场周向分布不均匀对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稳定工作范围有很大影响.通过对某型涡喷发动机进行进口压力畸变模拟实验,探讨了发动机进口流场压力畸变的实验程序和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确定了该型发动机的稳定性对进气压力畸变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7.
旋翼与紊流场干扰噪声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给出了旋翼与紊流场相互作用产生噪声的理论计算方法。该方法从翼型段在紊流场中作直线运动时的噪声计算分析出发,由理论分析推广到旋翼旋转运动的情况,其中考虑了桨叶上非定常载荷的弦向及展向的非紧致性,叶-叶载荷之间的相关,特别是考虑了由旋翼运动造成的素流场畸变所引起的非各向同性和非均匀性。本文计算了一架模型直升机在"准悬停"状态下紊流场的畸变以及相应的干扰噪声谱,并对考虑畸变与非畸变、均匀畸变与非均匀畸变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紊流场的收缩畸变对干扰噪声有显著影响,并对此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不同数目和布置的测点对十余种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稳态压力畸变和以压力紊流度表征的动态畸变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其流场的紊流度分布。文中对所测得的平均紊流度、紊流度的平方平均值及定义的不均匀分布度D值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测点的数目和布置对紊流度测量的影响,从而为工程上紊流度的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共析钢的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温扩散和空洞蠕变闭合理论,在恒温超塑性扩散连接基础上建立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数学模型,可确定各工艺参数,诸如循环上限温度、压力、循环次数以及升、降温速率等对连接的影响,作为选择合适工艺参数的依据。经过对T8共析钢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试验研究,证明该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基于平面标志物进行标定的方法,对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中的CCD进行了标定.获得了正确的摄像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尽管源图像存在严重的非线形畸变,使用本文中的畸变校正的方法,仍然可以获得无畸变的理想图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微型计算机的彩色显示功能,对大尺度、小展弦比、大转折角二维透平转子叶栅流道内横截面上的总压分布进行了彩色显示研究。文中给出的测量截面上总压分布的彩色图象照片,可直观地看出通道涡在不同横截面上的尺度、位置和粘性涡核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动力类比法对用于核爆炸测量的空气动压探头的动态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探头的三个压力量程计算了总压边和静压边进气管道中的阻尼孔直径和动压波形的上升时间。分析计算表明,在探头的三个系统中,电学系统对动态响应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力学系统的影响也是较小的;对动态响应起主要作用的是声学系统(即管道空腔系统)。在直径为130mm 激波管中进行了全尺寸探头的动态响应实验。实验表明,阻尼孔直径和波形上升时间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符合较好。此探头曾多次用于我国大气层核试验测试中。从核爆炸和激波管实验中测得的空气动压波形可看出,它们的前沿都是很好的,这反映出此探头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利用近洞壁处实测的两排静压分布,在不同马赫数和零迎角条件下,对沿轴向分段可变开闭比斜孔壁状态的鉴定方法。计算用小扰动压力方程,鉴定结果与实验分析一致。用两排实测近洞壁处静压分布对洞壁状态做鉴定计算,主要优点是不涉及模型附近的复杂流场,可以采用简单的数学模型;不需要实验模型的描述; 便于向三元推广。  相似文献   

14.
冲角变化对涡轮静叶栅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亚临界600MW汽轮机高压第九级静叶原型和改型叶栅的变冲角气动特性,对两套环形叶栅在0°和±10°冲角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低速环形风洞中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冲角变化仅影响改型和原型叶栅流道前半部分的横向压力梯度,对流道后半部分的流动影响不大;与原型叶栅相比较,改型叶栅不仅降低了流动损失,而且比原型叶栅具有更好的变冲角特性.  相似文献   

15.
多点压力测量是航空气动力研究及高性能流体机械研究中的重要测试手段。利用计算机和多点压力扫描阀系统,可以高效地完成这项任务,并可能在实验中实现数据采集及整个实验过程的自动化。我们利用HP1000/A700计算机-HP2250-测控装置-压力传感器-高速扫描阀组成的测量控制系统,在超音速风洞内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产生的流场进行了快速多点压力数据采集,并取得了可靠的结果。本文对测试和校正过程中的程序设计、测试方法和应用经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利用测力法对NACA0012翼型在振荡条件下的动态失速特性进行的测试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测力法在翼型动态实验研究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并比较了两种实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对新型国产DSY128电子扫描压力测量系统及其方框图的各部分组成及功能作了较详细地说明,同时,详述了该系统在西工大低湍流度风洞翼型压力分布实验及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新建1.2m风洞流场校测中的现场使用情况,给出了几种实验的部分压力分布曲线图。  相似文献   

18.
反射激波作用下重气柱界面演化的PIV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平激波管中采用PIV方法研究了反射激波作用下SF6重气柱界面的发展演化。采用射流方法形成SF6无膜气柱界面,并以乙二醇作为示踪粒子。利用连续激光片光源结合高速摄影相机对流场进行显示,得到了反射激波作用下SF6气柱界面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入射激波的冲击会在界面上产生反向旋转的涡环结构,而反射激波的作用会在界面上产生与初始涡环旋转方向相反的次级涡环结构。此外,对反射激波作用后的流场图像进行PIV后处理,获得了流场连续的速度场和涡量场。获得的环量与已有的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也验证了本文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火箭发动机排气羽流的影响是研制火箭运载器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综述了羽流对航天飞机和火箭底部流动、底部加热的影响。重点综述了冷气试验方法,并指出了冷气模拟试验的相似准则的参数组合关系式。冷气试验费用不大,试验周期短,是确定底部压力的最佳方法,试验重点在跨声速和低超声速飞行区域。本文对热气试验方法也作了介绍。热气试验可模拟羽流的真实热力学特性,但耗费大,技术复杂。火箭发动机羽流模拟应由风洞试验来确定。本文简述了进行羽流模拟试验的地面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小型高速离心风扇进行了数值与试验研究。离心风扇封闭叶轮与外机匣之间存在0.7mm的间隙,叶轮的转速为34000r/min。构造了有/无间隙的计算模型,使用κ-ω ST湍流模型和非结构网格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在一个标准测试平台进行了总体性能的测试,利用CFD技术进行了全三维非定常流场的计算,获得了离心风扇的总体性能和各流动部件的流场结构。由于风扇叶轮与外机匣之间存在的间隙以及叶轮进出口之间的静压差,使得间隙内存在很强的回流,并在叶轮进口处产生很强的流动干涉,从而改变了叶轮进口的流动状况,对离心风扇的总体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