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别从新形势下企业标准化面临的挑战、企业标准化工作新的内容和形式、应达到的成效、后续工作考虑等方面逐级展开,提出了在新形势下企业标准化工作如何开展,如何应对新项目发展的新需求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军用标准强制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我国标准化有关法规关于标准性质问题的沿革,介绍了国外关于标准性质及强制性问题的现行做法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标准是支持法规的技术文件而不是法规;标准是通用文件,必须结合具体情况贯彻实施;要历史和辨证地认识标准化法等文件所提出的几个观点。最终提出了军用标准不宜以强制性和推荐性区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介绍了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标准的概念和分类,对我国软件工程国军标的现状和常用的几个软件工程国军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明确公司信息化发展和规范化管理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标准与体系的内涵与作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了标准体系构建的创新特点,阐述了体系构建的过程和要素,并解析了标准体系建设技术方案和实施途径,为公司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技术途径以及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化学计量建立计量标准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航空工业民用飞机研制与运营对客户服务标准的需求,研究了国内外民用飞机制造商的客户服务业务和标准,提出了我国民用飞机客户服务标准体系,给出了民用飞机客户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编制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JB 1 6 82 -93《十六位计算机指令系统结构》的编制满足了我国新研型号飞机对标准计算机研制的急需 ;着重说明了标准编制原则与思路、标准的初步应用效果 ;按该标准研制的 1 75 0A军标计算机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详细比较了MIL-PRF-87268A、MIL-PRF-87269A和S1000D标准的差异,并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比较了国内常见的基于两种标准的开发平台之间的差异,对创作IETM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民机研制过程中工艺标准的国内外现状,提出了民机工艺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确定了民机航空行业级工艺标准体系框架并简要介绍了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基于5个维度的标准项目确定方法,研究了民机工艺标准化工作的应对策略,同时分析了标准制定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GJB525-88于1988年10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机场净空部分存在问题,作者提出了处理意见,阐述了机场净空分区复核的方法半附例题。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Expensive turbine parts like HPT(HighPressure Turine)blades or vanes are replaced bynew parts in case of damage.For example theburn through of the inner side of a blade or vane(Figure 1)is a frequently appearing damage,which cannot be repaired…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返回地球的气动特性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方  周璐  李志辉 《航空学报》2015,36(1):24-38
航天器返回地球的飞行过程中,气动特性是实现将宇宙飞行速度减到落地前速度、保证再入飞行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再入防热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针对简单旋成体气动外形、半弹道式再入控制、烧蚀防热类返回航天器,综述了返回地球过程中变化的空气流域特性、航天器周围的气体绕流环境、空气与航天器作用产生的动力学与热效应等。系统地给出了该类航天器的再入气动特性参数与飞行性能的共性规律,包括:气动阻力与再入减速、气动升力与再入轨迹控制、配平攻角与飞行稳定性、气动加热与防热,以及再入过程中不同气动特性航天器、气象条件变化等对再入飞行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航天器开展返回飞行过程的跨流域气动性能工程研制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超声速飞行器流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非流线型构件或突起物的扰动效应、高马赫数和低雷诺数极限效应、低湍流度环境效应和由激波或摩擦导致的气动加热效应等4个方面的影响下,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涉及的流动主要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典型流动结构强度高、尺度大,如强激波和厚边界层;局部流动结构数量多;激波、膨胀波和边界层结构之间相互干扰十分严重;转捩、压力脉动和一些流动结构对细微因素非常敏感;压力、摩擦应力和热流峰值现象普遍;升阻比屏障难以突破;流场同时依赖大量无量纲参数和有量纲参数,导致实验模拟难度大。本文在回顾传统高超声速流动主要流动现象的基础上,对上述7个方面涉及的典型流动现象的基础研究现状、问题本质和因果关系进行综合描述,讨论如何更有效地面对基础研究和工程实际问题。该文既可为解决典型流动现象中尚未解决的基础研究提供帮助,也可为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已知知识解决工程应用问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央维护系统概念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航空界研制开发了民用直升机的健康与使用状况监控系统(HUMS),并将这一概念引入军机,先后建立了用于军用直升机的联合先进飞机健康与使用状况监控系统(JAHUMS)项目和用于歼击机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项目,本文基于当前国外HUMS的发展状况,借鉴JAHUMS和PHM的构想,将HUMS概念引入到民用固定翼飞机中央维护系统(CMS)中,对CMS概念、应用和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耦合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中的高温气体非平衡效应问题和气动热环境精确预测问题,基于流场的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表面的能量守恒方程和内部的热传导方程,考虑流场的非平衡效应、表面的热辐射效应、催化效应和烧蚀效应以及热防护层内部的热传导效应,建立了初步的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的耦合计算方法,完善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物理流场计算软件(AEROPH_Flow)。在表面材料为碳-碳(C-C)条件下,对飞行高度为65km和飞行速度为8,10km/s的半球以及飞行高度为50km和飞行速度为8km/s的球锥模型,开展了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的耦合计算,验证了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分析了表面温度分布对气动热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温度分布对气动热的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在气动热环境的预测中,不仅要考虑热化学非平衡效应和表面催化效应的影响,还要考虑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最好是采用表面温度分布与气动热耦合计算的方法,以减小表面温度分布对气动热计算结果的影响。为此,需要发展完善非平衡流场/表面催化和烧蚀/热传导温度场(气/表/固)的计算模型、耦合求解技术和计算软件,实现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真实飞行条件下高温气体非平衡效应和气动热环境的精确模拟。  相似文献   

16.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推进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吸气式高超声速一体化飞行器最显著的特点是子系统之间的耦合较其他类型飞行器更加强烈,这使得其设计具有挑战性。所有的子系统之间部件相互干涉,包括:气动、推进、控制、结构、装载和热防护等,特别是机体与超燃冲压发动机之间的耦合最为突出。飞行器的前体和后体下壁面既是主要的气动型面,又是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外压缩型面和尾喷管的膨胀型面,在产生推力的同时也产生升力和俯仰力矩。机体与发动机的强耦合作用对飞行器的推力、升力、阻力、俯仰力矩、气动加热、机身冷却、稳定性和控制特性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机体推进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的相关研究工作,包括:密切曲锥曲面乘波进气道和基于双激波轴对称基准流场内转式进气道设计方法、独创的大尺度脉冲式燃烧加热风洞一体化飞行器带动力试验技术和高超声速内外流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等。对高速飞行中激波边界层相互干扰、流动分离机理、可压缩湍流转捩及其控制、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流动机理等相关基础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强调了对高效高精度计算方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7.
The Mercury Dual Imaging System on the MESSENGER Spacecraf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ercury Dual Imaging System (MDIS) on the MESSENGER spacecraft will provide critical measurements tracing Mercury’s origin and evolution. MDIS consists of a monochrome narrow-angle camera (NAC) and a multispectral wide-angle camera (WAC). The NAC is a 1.5° field-of-view (FOV) off-axis reflector, coaligned with the WAC, a four-element refractor with a 10.5° FOV and 12-color filter wheel. The focal plane electronics of each camera are identical and use a 1,024×1,024 Atmel (Thomson) TH7888A charge-coupled device detector. Only one camera operates at a time, allowing them to share a common set of control electronics. The NAC and the WAC are mounted on a pivoting platform that provides a 90° field-of-regard, extending 40° sunward and 50° anti-sunward from the spacecraft +Z-axis—the boresight direction of most of MESSENGER’s instruments. Onboard data compression provides capabilities for pixel binning, remapping of 12-bit data into 8 bits, and lossless or lossy compression. MDIS will acquire four main data sets at Mercury during three flybys and the two-Mercury-solar-day nominal mission: a monochrome global image mosaic at near-zero emission angles and moderate incidence angles, a stereo-complement map at off-nadir geometry and near-identical lighting, multicolor images at low incidence angles, and targeted high-resolution images of key surface features. These data will be used to construct a global image base map, a digital terrain model, global maps of color properties, and mosaics of high-resolution image strips. Analysis of these data will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rcury’s impact history, tectonic processes, the composition and emplacement history of volcanic materials, and the thickness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al variations of crustal materials. This paper summarizes MDIS’s science objectives and technical design, including the common payload design of the MDIS data processing units, as well as detailed results from ground and early flight calibrations and plans for Mercury image products to be generated from MDIS data.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注射成型翘曲应力计算模拟对成型透明件光学畸变预测的意义.首先建立了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和翘曲计算模型,采用了HsCAE软件的相应模块,对透明平板注射过程中的残余应力、翘曲变形及收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板边缘的残余应力和厚向收缩大而且不均;而中间区域的残余应力和厚向收缩率小且比较均匀;平板中间区域的翘曲变形量最大,且沿平板平面向四周均匀递减.实测了注射成型平板的外形尺寸,验证了模拟结果.光学畸变测试表明,计算模拟显示残余应力和厚向收缩分布不均的区域光学畸变相对严重,而残余应力和厚向收缩均匀的区域具有低光学畸变;翘曲变形均匀也有利于获得低光学畸变,从而显示了翘曲应力的计算模拟对光学畸变预测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彭连松  郑孟宗  潘天宇  苏冠廷  李秋实 《航空学报》2021,42(7):124571-124571
蜻蜓在悬停飞行过程中,通过控制翅膀的运动规律,进行前后翅相位差为180°的扑翼运动。为了分析两对翅膀之间的干涉效应对悬停气动性能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手段对蜻蜓悬停状态的串列扑翼和单对翅扑翼进行模拟。通过对两种模式下的流场进行分析,并计算对比了悬停效率、气动力及气动功率的数据,发现了悬停状态下翼间干涉的气动效应:尾迹集中效应和来流偏折效应。尾迹集中效应可以减少翅膀附近的涡耗散和尾迹耗散,提高悬停效率;来流偏折效应可以通过减小后翅在下拍过程中的来流攻角,从而降低前缘涡的尺寸和强度,降低悬停功率。数值结果表明:在运动规律相同的情况下,与单独拍动的前翅和后翅进行的悬停相比,串列双翅悬停的效率分别提高了18.6%和25.5%,功率分别降低了4.8%和14.0%。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上分析谐振器的静电制动特性和机械力学特性,给出了活动梳齿的谐振频率和谐振振幅的解析解,提供谐振器结构设计的依据.设计了四种结构形式的谐振器,充分考虑不同静电激励方式对谐振器的影响,合理选取结构参数,有效提高了谐振器抑制侧向失稳和粘附效应的能力.借助有限元软件在考虑硅微加工特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谐振器模态和固有频率的仿真和计算,优化了谐振器结构参数,使工作模态远离其他高阶模态,具有良好的频率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