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给出一个确定空气动力迟滞引起飞机横、航向极限环振荡特性的近似解析公式。计算表明,它与参考文献[1]和[2]中提出的数值迭代法求得的结果相当一致,并消除了该文中求出的滚转迟滞引起的滚转速率极限环振荡振幅不是最大幅值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刘昶 《航空学报》1984,5(1):11-17
 本文给出近似解析公式,确定空气动力迟滞引起的飞机横航向极限环振荡特性。计算表明,它与文献[1、2]中提出的数值迭代法求得的结果相当一致,并消除了该文中求出的滚转迟滞引起的滚转速率极限环振荡振幅不是最大幅值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本文假设用一种余弦曲线的模型来近似描述过失速区的非线性升力特性,应用有关极限环和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的理论,确定了极限环振荡存在的充要条件,同时给出判据和计算振幅及频率的方法。并通过有关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分析和计算极限环振荡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阶近似方法分析研究了直升机阻尼非线性地面共振系统的极限环特性,导出了有关公式,研制了计算程序;并以某型直升机为例,考察了机体系统状态、机体系统振动特性参数对地面共振系统极限环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非线性桨叶阻尼在抑制直升机地面共振中的作用,展示了极限环状态下旋翼转速对旋翼系统与机体系统之间能量传递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描述函数法,导出了计算单值非线性系统极限环参教的解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了舵机带失灵区饱和非线性引起的飞机横-航向极限环振荡特性,以及飞行状态、自动器参数、失灵区宽度和线性区宽度等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描述函数法建立了含有非线性控制系统的人机系统数学模型,确定了系统的极限特性,探讨了极限环与驾驶员诱发振荡(PIO)之间关系和操纵系统非线性因素对PIO影响等。并以JJ7机为例通过人机系统数字仿真验证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章飞  程芳 《航空工程进展》2021,12(4):99-104
操纵面间隙作为一种常见的结构非线性,是由飞机设计、制造、装配等众多环节产生,有可能引起极限环振荡(LCO)。极限环振荡通常表现为等幅振动,如果其振幅过大,也会影响机体结构完整性,引发结构失效。本文对操纵面间隙非线性颤振的时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采用时域分析方法计算某型飞机的非线性颤振响应,并与频域描述函数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极限环振荡的临界速度和频率基本一致,时域分析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全机操纵面间隙的非线性颤振临界速度,用来预测操纵面的极限环振荡是可行的,可以将其作为民用飞机适航符合性验证的理论分析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介绍飞机上出现的各种极限环现象及其各种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给出极限环特性与飞机系统的一些参数之间的近似关系,对于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设计中如何避免产生讨厌的极限环振荡,以满足飞行品质规范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成军 《试飞研究》2001,(2):2-8,54
本文讨论了集中结构的非线性对颤振特性的影响。为了验证初始状态对颤振边界的影响以及极限环振荡的存在,给出了带有游隙非线性弹簧的二自由度翼型运动数学模拟结果。用CF-18飞机和高速航空技术试验台(HATT-X)的一些例证说明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中观察到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壁板颤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效民  胥伟  徐敏 《航空学报》2015,36(4):1119-1127
利用一种改进的计算流体力学与计算结构动力学(CFD/CSD)耦合方法研究了由气动和结构几何非线性引起的壁板颤振问题。在非定常气动力计算中,考虑了通量分裂格式、隐式时间推进方法和几何守恒律;二维和三维壁板的结构几何非线性建模则采用了有限元的协同旋转理论,并利用一种近似能量守恒算法求解结构的非线性响应。流场和结构求解器采用二阶松耦合方法联立求解,并将其应用于壁板在超声速、跨声速和亚声速的颤振计算中。当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和气动非线性时,出现了典型的极限环振荡现象,并对颤振边界和极限环振荡幅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战斗机全动翼面操纵系统中普遍存在间隙,其非线性特性不但影响系统地面振动试验数据的有效性,而且可能导致飞行器气动弹性稳定性边界产生偏差,因此有必要开展考虑间隙非线性的气动弹性响应分析研究。以全动翼面旋转方向间隙为研究对象,基于虚拟质量法线化模态振型,建立一组可以表达整个响应域变形的统一模态振型;采用有理函数拟合,将频域非定常气动力转换到时域;研究分析不同间隙参数对应的极限环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全动翼面结构系统中存在间隙时,在低于线性颤振边界的特定飞行区域,翼面会出现非线性极限环振荡现象,间隙参数会影响极限环振荡幅值、频率以及限环振荡的进入临界速压和发散临界速压。  相似文献   

12.
从某飞行器两次飞行记录的俯仰角θ、偏航角Ψ观测值出发,分别采用对Van der Pol方程描述的θ和Ψ的角位移振荡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气动参数辨识,和对观测值θ-狋、Ψ-t曲线的外包络线进行参数拟合两种分析方法,对该飞行器的角位移振荡运动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并证明该飞行器飞行中出现的锥形振荡运动是典型的非线性负阻尼极限环型的振荡运动,获得了非线性负阻尼极限环型气动阻尼力矩的典型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负阻尼极限环类型的气动阻尼能够导致飞行器出现动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描述函数法分析了助力器不灵敏区和速度饱和特性对电传-飞机纵向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分析结果说明NSS工作模态容易发生极限环振荡,PSS工作模态不容易出现极限环振荡。对于静稳定飞机有可能出现高频、小幅和低频、大幅两种自持振荡。在操纵或扰动中,当运动幅值超过某一起始振幅,大幅极限环振荡便会产生。本文给出了NSS工作模态的系统稳定判据和预估自振频率、幅值的解析法;分析了舵机回路和计算机的滞后影响。本文最后简略地提出一些改善极限环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采用式(1.6)的引力模型(考虑了J_2项)和发射条件影响下,本文推导了惯性导航系统误差传播转移矩阵的近似解析解,而文献[1]给出的解是它的一种简化式。利用该近似解,进一步用三角多项式去拟合干扰量,就得到弹道导弹的误差传播特性。这套公式的实用价值在于:利用有限的观测数据就可以估算或预测弹道导弹的误差传播及其落点偏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描述函数法,导出了控制系统中含有多个非线性环节,多回路飞机极限环特性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某些非线性特性——饱和特性、不灵敏区和间隙特性对极限环特性的影响,并给出计算实例和试验验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字、模拟仿真计算及多次半物理模拟试验来阐明电传操纵飞机系统产生非线性极限环振荡的原因、以及在实际电传系统中限制、减小或消除极限环振荡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抑制飞控系统舵机间隙影响的非线性补偿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立梅  吴成富  马松辉 《飞行力学》2012,30(2):132-134,138
通过对舵机间隙非线性特性的分析和极限环的定义及产生条件的讨论,在飞控系统中采用非线性补偿的方法,设计了间隙补偿器,并介绍了其工程实现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数字仿真和半物理仿真试验以及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飞控系统由于舵机间隙引起的超调与极限环振荡现象,使飞控系统对舵机的频率特性以及间隙各方面要求大大降低,其工程实现方法简单实用、普遍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参考文献[1]给出的飞机滚转运动简化五自由度方程及纵向非线性力矩模型,从理论上导出其稳定性判据;分析了该判据的可靠性及其与Phillips判据之间的关系;在对可能的稳态解和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更简单的近似解析性判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微分方程几何理论——分支和突变问题,具体讨论了飞机急滚机动飞行时的全局稳定性,并对所得结果用动态响应曲线进行了验证。文中还采用系统灵敏度理论着重讨论了各参数对急滚运动特性影响,探讨了突变和极限环振荡现象产生的机理,从而为改善其动态特性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杨松山 《飞行力学》1993,11(1):43-50
建立了直升机的描述函数,分析和研究了非线性条件下直升机稳定性和极限环振荡情况,导出了极限环振荡情况下纵向操纵位移计算公式和稳定裕度计算公式,并根据Z—8飞机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和误差分折。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用于各种直升机的设计估算和飞行试验数据处理,是一种非线性闭环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