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5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368篇
航空   2602篇
航天技术   346篇
综合类   333篇
航天   82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深入研究温度对高速边界层稳定性和转捩的影响,并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转捩结果进行关联,采用线性稳定性理论和eN方法,对不同壁温、总温条件下的高速平板边界层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转捩预测。温度条件对转捩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会改变快、慢模态的分枝特性,由此改变扰动的线性增长路径;另一方面可以改变边界层本身的不稳定性,引起扰动增长幅值和转捩位置的变化。结果表明,壁温或总温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模态分枝类型,且总温的增加对边界层起稳定作用。另外,发现对于相同马赫数,在不高于1000K的壁温条件下,扰动的增长与壁温存在一致性的变化规律,结合eN方法,获得了转捩雷诺数与壁温比和N值的函数关系式。利用该公式,可以对不同初始扰动幅值和壁温条件的边界层转捩进行预测和关联。  相似文献   
2.
移动机器人铣削制孔系统基准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航空大部件的数字化对接装配需求,设计了一套用于对接面铣削制孔的移动机器人加工系统,并提出具体的加工工艺流程。研究了基于激光轮廓扫描仪的大量散乱点云数据的预处理算法,提出基于栅格法和迭代拟合法的对接面特征提取算法。针对移动机器人加工系统在大场景下的高精度定位问题,提出基于扫描线法和最小二乘法原理的对接基准孔坐标找正算法。通过产品的加工实验验证,对接面铣削和制孔精度满足系统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移动机器人铣削制孔系统的装配对接面加工方法能够精确地完成大部件数字化装配任务,对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引进的娄控机床的维修实践,总结出对这类高精密设备机,电的综合性故障的分析方法及排故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精度伺服系统基于Fuzzy决策的专家变模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镭  李秋明 《宇航学报》1996,17(1):24-29
本文简要回顾了具有双积分模型的电流驱动直流机电伺服系统的传统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Fuzzy决策的专家变模态控制器。该控制器积累了伺服系统设计的一些经验,具有一定的“社会智能”,可以在系统运行的不同阶段自发地选用合适的控制律,组合简单的控制方法实现高品质控制。体现了将控制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分阶段完成的思想。实例仿真及实验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6.
据航空报报道,2005年年底,填补国内机载光电配套设备行业空白的两项重要科研攻关项目——“某型光电雷达综合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某型光电雷达跟踪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在中国一航航空产品部主持下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这两项科研攻关项目是由一航计测和一航光电所共同研制生产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中外航空公司飞机发动机恒速传动装置几个故障典例及造成的危害,分析了填加滑油量不当对发动机恒速传动装置的影响,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风险投资对我国而言是舶来品,也存在一个本土化问题,并且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嬗变。本文在分析风险投资业在我国嬗变表现基础上,从多方面探讨了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方案,认为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完善是一个法律、经济和社会心理综合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