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82篇
航空   337篇
航天技术   270篇
综合类   36篇
航天   87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颜剑  陈进辉 《遥测遥控》2020,41(3):61-64
研究设计一套遥测天线升降机构谐振频率的测试方法。经测试,遥测天线升降机构不会与天线发生共振,遥测天线谐振频率约为18Hz,升降机构垂直方向的最低谐振频率为12.82Hz,侧向方向的最低谐振频率为25.64Hz,前后方向的最低谐振频率为38.46Hz。  相似文献   
2.
抗多径效应的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载人航天器规模大和出舱活动范围广的现状,提出一种抗多径效应的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以解决传统出舱通信方法测控覆盖率低、多径效应影响严重的问题。通过在载人航天器外侧等间隔布置多副天线,实现相对于载人航天器360°范围内的出舱活动测控全覆盖。通信体制采用前向与返向频分双工体制(FDD),各出舱航天员之间采用直扩码分多址(DS-CDMA),对各出舱航天员设计不同的扩频码,解决多人出舱带来的通信互扰问题。为解决由于载人航天器遮蔽、反射带来的多径效应问题,前向链路和返向链路分别采用时间分集技术和空间分集技术的通信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同样满足10~(-5)误比特率的指标,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比传统的单天线和三天线出舱通信方法的信噪比优化1.1~4.5dB,并且能实现全范围出舱活动的测控覆盖和通信连续。  相似文献   
3.
4.
5.
互耦影响下天线电参数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天线测量中的互耦影响,提出了一种计量方法;推导出一组用于互耦影响下测量天线增益、雷达散射截面等电参数的计算公式,定义了互耦因子。  相似文献   
6.
7.
从理论预估和实际测量两方面讨论阵列天线的雷达截面。阐述了雷达截面对于频率、终端阻抗、阵列单元数、功率分配器以及接地平面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
舰载多传感器 /相控阵雷达系统具有作战空域广、抗干扰性强、全寿命 /成本效费比高和工作可靠等突出优点 ,但技术复杂。其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目前和未来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发展方向。主要论述 2 1世纪舰载多传感器 /相控阵雷达的系统组成、主要性能和功能、多传感器类型、数据融合的选择及其功能水平分级等  相似文献   
9.
玻璃钢蜂窝夹芯结构制造的天线抛物面反射体其精度取决于工装成形模具。针对具体实际设计制作了检验样板、成形模具刮板、成形模具、定价夹具等。以设计“450—2甲”天线“检验样板”为实例,叙述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及设计制造工艺。实测精度均方根偏差δ≤0.15mm。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当今机械扫描天线到电子扫描相控阵以及共形“智能蒙皮”的角度,探讨了机载雷达的可能发展趋势,阐明了电子扫描相控阵的运行优点,概述了未来综合射频(RF)传感器的概念,提出了实现这一概念的多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