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航空   8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AZ91D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利用单极性脉冲电源制备具有不同ZrO2纳米颗粒含量的微弧氧化膜层,研究纳米ZrO2颗粒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耐蚀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膜层的表面及截面形貌;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不同ZrO2纳米颗粒含量的膜层中的相组成;测试样品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当电解液中加入1 g/L ZrO2颗粒时,纳米ZrO2颗粒能够渗入微弧氧化膜层之中,封闭膜中原有的微孔和微裂纹等缺陷,膜层表面质量较好;随着电解液中ZrO2颗粒含量由2 g/L增加到3 g/L时,膜层的裂纹明显增多,导致腐蚀介质容易进入膜层发生腐蚀,耐蚀性能下降;在电解液中添加纳米ZrO2颗粒时,1~3 g/L范围内添加1 g/L ZrO2纳米颗粒的微弧氧化膜层的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SEM-EDX和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AZ91D镁合金化学镀Ni-P/电镀Cu/Ni/Cr复合镀层盐雾试验时局部严重腐蚀的原因.研究发现,AZ91D镁合金基体的孑L隙缺陷是由于其在化学镀和电镀过程中,缺陷处未能形成致密镀层而出现凹陷贯穿性的微孔所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入微量Cu的化学镀Ni-P工艺,Cu能显著细化镀层胞状组织尺寸,抑制表面胞状凸起;极化曲线和盐雾测试表明Cu微合金化的Ni-P镀层能明显改善Ni-P化学镀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S-130不锈钢(铸钢)材料表面获得耐蚀性优良的钝化膜,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S-130不锈钢材料在不同钝化溶液体系中开路电位曲线、极化曲线(Tafel)、电化学阻抗谱(EIS)进行分析,从而获得不同钝化溶液体系下钝化膜的生长行为及膜层的耐蚀性。实验结果表明:S-130不锈钢在柠檬酸体系中钝化膜生长平稳且膜层致密,未出现钝化膜溶解现象;经柠檬酸体系钝化后,在3. 5%标准NaCl溶液试验下,其电荷转移电阻(261. 4Ω),明显大于HNO_3钝化溶液体系(133. 8Ω),腐蚀电流要小于HNO_3钝化溶液体系,在同等环境下腐蚀电流降低了58. 4%,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明显降低。因此,与传统的HNO_3钝化溶液相比,S-130不锈钢材料在新型环保的柠檬酸钝化溶液中具有更好的钝化效果,经钝化后的S-130不锈钢也显示出了更优良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用两步化学氧化法在铝合金表面获得了黑色氧化膜。利用全浸渍腐蚀试验及电化学极化曲线评价了膜的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的表面形貌,采用能量散射谱(EDS)测定膜的成分。结果表明:铝合金的黑色氧化膜具有网块状结构,膜层主要由O、Al、Mn、Co、Cr五种元素所组成,未经封闭的铝合金氧化膜的耐蚀性能很差,而经重铬酸钾封闭后,耐蚀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镀方法制备了Zn/纳米CeO2复合镀层,分析了镀液中CeO2颗粒悬浮量、阴极电流密度和镀液温度等因素对复合镀层中纳米CeO2复合量和膜层质量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各工艺参数。采用电化学方法和浸泡法研究了Zn/纳米CeO2复合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相对于纯镀锌镀层,复合镀层晶粒细小,平整光滑,显微组织均匀、致密,并且镀层耐蚀性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温度与氯离子浓度对H62铜合金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H62铜合金应用广泛。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 H62铜合金腐蚀的影响,对腐蚀防护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二因素的全面试验,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得 H62铜合金在温度、氯离子浓度 2个因素 3个水平下的极化曲线,利用方差分析评估温度与氯离子浓度对 H62铜合金腐蚀的影响。试验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氯离子浓度的增大, H62铜合金的腐蚀情况加重。温度与氯离子浓度有交互作用,在氯离子参与的情况下,温度对 H62铜合金腐蚀作用增强,氯离子浓度对 H62铜合金腐蚀的影响大于温度对 H62铜合金腐蚀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磷化底漆与阿洛丁化学转化膜耐蚀性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恒电位稳态阳极极化曲线2种电化学测试方法,对磷化底漆和阿洛丁化学转化膜进行了测试,发现磷化底漆的耐蚀性明显优于阿洛丁化学转化膜,其极化电阻RP比阿洛丁转化膜高一个数量级,钝化区电位范围在-0.75~ 1.0V之间,而阿洛丁化学转化膜钝化区电位范围明显偏低,在-2.0~0.00V之间。  相似文献   
8.
通过用EDS法分析了静态挂片表面沉积物的元素组成,运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和滞后环实验等电化学方法对实验室和现场垢样的SEM和XRD的形貌和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了Q235钢在塔1井采出液水相中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塔1井采出液引起腐蚀穿孔的原因是垢下腐蚀而不是点蚀,腐蚀的速度受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控制.用旋转挂片仪筛选出的缓蚀剂用量为50 mg/L时缓蚀率超过90%,WJF-6缓蚀剂起到缓蚀作用的根本原因是抑制了电极反应的阴极过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快速凝固Mg-5Zn-1Y-0.6Zr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SEM观察了合金的微观组织和腐蚀形貌。结果表明,快速凝固使合金产生非晶相、晶粒细化及微观组织均匀,均对耐腐蚀性能提高起到作用。在室温下,腐蚀速率随时间先增大,随后逐渐减小。XRD分析表明腐蚀后的主要产物是Mg(OH)2。通过极化曲线测试,表明合金耐蚀性能随冷却速率的提高而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修复损伤的 Ti600合金结构件,开发新型耐蚀涂层,应用 Nd:YAG 激光在 Ti600表面制备了钛基梯度功能涂层材料(Functional Gradient Materials,FGM),并测试其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i600基体和 FGM 耐蚀性均较好;在微观上均呈现局部腐蚀的特性,表面呈腐蚀微坑形貌;极化电位较低;自腐蚀电流小,在30~90 nA/cm2之间.FGM 耐蚀性能较 Ti600得到提高,腐蚀电流为 Ti600的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