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3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应力诱发表面扩散的经典理论,用有限元法模拟了线宽对铜内连导线中沿晶微裂纹演化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线宽的减小,椭圆形沿晶微裂纹存在分节与不分节两种演化分叉趋势,且演化分节存在临界线宽珔hc;当珔h≤珔hc时,沿晶微裂纹分节成3个新的沿晶微裂纹;当珔h珔hc时,沿晶微裂纹圆柱化。沿晶微裂纹分节时间^tf随线宽的减小而减小,即减小线宽会加速微裂纹分节。临界外载珋σc与临界形态比βc随线宽的减小而减小,即减小线宽有利于沿晶微裂纹分节。临界外载和临界形态比随晶界能与表面能比值的增大而减小,且沿晶微裂纹比晶内微裂纹更易发生分节。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含有粉煤灰、沸石和矿渣的水泥胶砂试样因碱-硅酸反应所引起的膨胀和微观开裂特征表明:复合矿物材料(粉煤灰、沸石和矿渣)在低碱水泥和高活性集料中并不能完全消除水泥胶砂试样中的碱-硅酸反应,但减少了胶砂试样的膨胀率和膨胀破坏;且随着复合材料的增加,胶砂试样的膨胀率和膨胀破坏下降,微观结构得到改善。此外还研究了复合矿物材料对水泥胶砂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顾志旭  郑坚  彭威  支建庄 《航空学报》2018,39(9):222051-222059
为建立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的损伤本构模型,采用宏细观相结合的方法,将其细观损伤机理视为初始微裂纹偏折扩展的过程。首先,基于微裂纹稀疏估计理论,推导了Abdel-Tawab宏观本构方程中损伤映射张量的一般形式,其物理意义是将真实应力空间中各向异性材料的多轴加载,映射为等效应力空间中各向同性材料的更为复杂的多轴加载。其次,基于能量释放率和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分析了三维币形裂纹偏折扩展的情形,进一步采用两步等效法,将偏折扩展后的裂纹等效为币形裂纹。最后,基于Schapery裂纹模型,推导了微裂纹稳定扩展的速率方程。数值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材料损伤的应变率、温度依赖性和各向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内损伤的CT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语文通过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断面层的计算机层析识别实验结果分析,并在微裂纹类型单一的假设条件下定量分析了材料内部微裂纹分布的密集程度和微裂纹面积的大小,建立了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损伤的CT数学识别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史仪凯  陈麟章 《航空学报》1992,13(6):309-313
概要介绍了外逸电子发射机理,综述了国内外外逸电子研究概况、水平趋势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结合表面特性、疲劳特点,剂量测量和计数管等,试图为飞机机翼、火车道轨等金属材料的无损检测,开拓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复合推进剂微裂纹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线弹性断裂理论,提出了一个适合复合固体推进剂的脱湿微裂纹损伤发展方程,通过部分单向定速拉伸试验数据拟合确定其主要的细观参数,从而得到了复合固体推进剂在细观水平上完整且封闭的本构方程组。该模型不仅得到了单向拉伸试验结果的验证,而且在较大范围内可有效地预测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定速拉伸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TC17钛合金抗疲劳性能,对其表面进行喷丸处理。通过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断口分析、残余应力场分析、表层组织分析及喷丸前、后钛合金表面完整性分析等手段,开展不同喷丸强度对TC17钛合金抗疲劳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丸强化后钛合金表面粗糙度增大,由0.315μm变为0.5~1.0μm;表层发生塑性变形,晶粒发生细化;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残余压应力层深约为125~151μm,最大残余压应力位于层深30μm附近处。0.3 mm·N喷丸状态旋转弯曲试样疲劳寿命优于其他状态试样,在740 MPa和840 MPa应力水平下,分别比未喷丸状态试样疲劳寿命提升4.5倍与7.5倍。疲劳寿命提升归因于试样表层晶粒细化、高密度位错组织及残余压应力对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抑制作用。0.35 mm·N与0.4 mm·N喷丸状态试样疲劳寿命下降与喷丸强度过大时试样表面粗糙度高,并有脱层及微裂纹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