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9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多线程网络编程的实现。并给出了用Visual C 6.0实现的一个多线程端口扫描程序的关键代码。  相似文献   
2.
随着实时仿真复杂性的提高,单个的处理器不足以完成所有的必需仿真计算任务。希望能在不同的处理器上完成实时仿真的不同任务,对称多处理器的机制需要软件支持,以使每个处理器通过共享内存进行信息交换。利用多线程控制技术,可以在非全进程开销或不使用共享内存的条件下,使用多处理器。其理由在于线程本身就蕴涵有共享地址的概念。一个多线程的实时程序,利用其中的主线程控制其它的辅助线程,每个处理器用于完成一个辅助的实时计算线程,主线程负责实时时钟的监控,当时钟到达时,启动相应的辅助线程,辅助线程利用图形用户界面(GUI)来监控仿真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4.
对基于CMT线程调度策略的研究,将线程间的共享数据作为启发指标,提出一种基于对共享存储使用情况分析的线程调度策略。通过共享数据的情况获得线程之间的耦合关系,根据耦合关系构造无向图,采用迭代算法融合图中节点,最终完成线程到处理核的分配。仿真实验表明,将共享数据作为启发指标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争用,通过实验分析,随着矩阵阶的增大,依据数据共享关系进行线程组合对性能提升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多线程在对时间要求严格的任务中,以及在有慢速的输入输出操作设备的情况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叙述了利用LabWindows/CVI实现多线程的两种机制:异步时钟和线程查询,并将它应用在某型直升机操纵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陈呈  赵丹  王岳青  邓亮  杨超  苏铖宇  王昉 《航空学报》2021,42(9):625747-625747
流场可视化技术采用图形图像直观地表现CFD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然而,CFD数值模拟的流动复杂,其产生的流场数据规模巨大、数据类型复杂、特征提取困难,传统的串行可视化软件效率低、交互手段单一,难以满足数据分析的需求。国家数值风洞(NNW)工程研制了一套流场数据处理可视化软件系统(NNW-TopViz,简称TopViz),具有对流场数据处理与特征提取、几何图形绘制等可视化与交互功能。根据可视分析效率需求,TopViz实现了线程并行,在多核计算环境下有效提高了可视化计算和交互效率;针对流场特征提取困难、常规方法效率低的问题,TopViz实现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流场旋涡特征提取方法,提升了特征提取准确率和效率;为提高软件交互效率并提供便捷的交互方式和体验,基于头戴式显示设备和体感控制器构建沉浸式虚拟显示与交互平台,TopViz实现了手势和眼球凝视2种交互方法,提供沉浸式环境下多视图、多角度流场探测方式。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Win32环境下实时控制软件的一种抽象实现法,将所有接入计算机的硬件传感器全视为流设备,按流类型实现一个全数字式抽象监控软件框架。在该架构上再开发具体的工程项目软件,绝大部分实时系统的后台控制逻辑已由该架构完成,将极大节约整个系统开发的成本。经这样的抽象后,任何复杂控制系统和任何接口形式硬件传感器,在这种软件架构下都使用统一的简洁软件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规模复杂航电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采用多进程的架构可以增加软件模块的内聚性和降低模块间的耦合性.通过对比不同进程间通信方式,在Qt框架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共享内存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并构建了任务系统软件多进程软件架构.结果 表明,共享内存可以满足多进程软件的通信速率及实时性要求,多进程软件架构增强了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以分析当前支持多核的操作系统需实现的关键技术为基础,从多核操作系统的引导和初始化、多核操作系统任务管理、多核中断、核间通信以及核间同步与互斥等方面具体分析、研究支持多核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实现机制,提出了一种多核领域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一代分布式IVMS及高可靠航电系统对通信网络的确定性通信要求,分析了符合ARINC653标准的分区间通信原理,研究TTE端系统缓冲方案,设计了分区间TTE通信映射配置,实现了分区间TTE通信驱动,建立了分区间TTE通信测试平台,通过实际测试表明,基于TTE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分区通信方案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