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航空   2篇
综合类   2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信息     
《西南航空》2004,(4):16-16
川剧申报世界化遗产,中国道教化节圆满闭幕,中日协作保护敦煌月牙泉,我国又有四项物古迹入列“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2.
吴洪涛樊明亮  肖子奇 《西南航空》2006,105(10):50-52,54,56,58
第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于2006年8月24日-29日在成都隆重举行.文化节以“自然.生命.和谐,发展”为主题.主会场设在成都青羊宫道观.分会场设在都江堰青城山、大邑鹤鸣山、新津老君山、彭州阳平观。致力于构建道教文化展示平台.打造道教文化展示体系的第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在文化节期间推出了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道教文化  相似文献   
3.
明亮  小浪  刘刚 《西南航空》2004,(4):74-75
2004年6月.中国(成都)道教化节的分会场青羊宫,在道教享有神圣地位的法印首次公开亮相.一起首次展出的还有道教的画像。这些都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土生导师李远国教授的私人收藏品。  相似文献   
4.
《西南航空》2010,149(7):88-90
本刊:第三届中国道教文化节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幕,前两届道教文化节青城山道教的内容都给人很深的印象,您能介绍一下青城山道教文化的历史渊源么?  相似文献   
5.
夏雨荷 《西南航空》2007,114(7):106-109
青城天下幽。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道教名山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青翠四合,状如城郭,故名青城”。峰峦、溪谷,宫观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道化西蜀     
《西南航空》2013,(7):36-38,40,42
早在东汉时期,道教先师张陵入蜀修炼,在成都大邑鹤鸣山创立了世界几大宗教中惟一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之后又在青城山设坛传教,道化西蜀。如果说成都大邑的鹤鸣山是道教思想的发源地的话,那么青城山则为道教的光大发祥之地。两山同属邛崃山脉的支脉,仿佛一鸟之两翼,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期,二者缺一不可地肩负起道教诞生与弘扬的重担。  相似文献   
7.
《今日民航》2012,(4):128-128
道教认为,得道后能骑鹤飞升。宋林景熙《简卫山斋》诗:"何当蹑飞佩,跨鹤青云端。"清褚人获《坚瓠八集·徐仙》:"县丞,卓津题《卜算子》词云:‘流水小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水摇清影。'"  相似文献   
8.
道法自然     
《西南航空》2013,(7):44-46,48,50,52,54,55
从战国初年到汉初,经几代人撰写成集的《山海经》,恐怕要算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神话、地理古书了。书中"穷山之际"的"轩辕之国",人活到八百岁都不算长寿;"都广之野",则"鸾鸟自舞,凤鸟自歌"。据蒙文通教授考证,"穷山"应为成都平原西南的邛崃山,"都广"应为成都平原上的双流。而西汉杨雄的  相似文献   
9.
李合春 《西南航空》2006,103(8):50-52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根抵全在道教”。作为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在其长期以来所构造的体系中.不乏对和谐思想的阐述.这些智慧的语言在当代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无疑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道教强调人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的浑然一体.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生命和健康.反映道、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故老子在《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乃  相似文献   
10.
道润天府     
《西南航空》2013,(7):6-6
四川大邑县的鹤鸣山乃道教的发源地,而四川都江堰市的青城山则是道教的发祥地,近水楼台先得月,蜀中大地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道教的沃土。这里不仅有道教圣地青城山,青羊宫……事实上,在漫漫的浸染中,天府之国已成为一座道风习习的道场。道教是一种崇尚自然、追求心灵愉悦的宗教,其核心就是用最简单的东西,给人们带来最真实的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