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航空   2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忘情格萨拉     
格萨拉是彝语,意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天堂”。只有到过攀枝花岩洼生态旅游区的人,才能读懂“格萨拉”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2.
李合春 《西南航空》2006,103(8):50-52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根抵全在道教”。作为中国固有的宗教——道教.在其长期以来所构造的体系中.不乏对和谐思想的阐述.这些智慧的语言在当代仍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无疑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道教强调人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的浑然一体.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生命和健康.反映道、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故老子在《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乃  相似文献   
3.
孙昊牧 《今日民航》2013,(10):34-40
<正>不管我们以何种方式认识宫崎骏,他作品中充斥的自由、梦想,以及各种幻想符号毫无征兆的突然向你冲来,万事万物间满载的精灵,不光冲击着你的视觉,也挑战着你的精神。正是出于他这种对理想主义的坚持和固守,宫崎骏的作品才会如此温暖,又直抵人心。  相似文献   
4.
财经信息     
《西南航空》2004,(3):18-18
西气东输工程上游气田全部投入开发明年正式供气,化产业将推动西部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中出现“南陶西移”趋势,青藏铁路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浓缩图  相似文献   
5.
读书     
《今日民航》2011,(11):95-95
《寂静苍穹下——回不去的旅人》为了数不清的爱到处去流浪他走到她的家乡,想着她欢笑的声音;走在她曾经走过的大街小巷,想着她的相伴。他在思念的原野,徒劳地捕捉正在渐渐走远的爱情幻影。虽然深爱着她,但是爱情已无法挽回,只能以一篇篇散文寄托思念:虽然你不在风景里,但我看到你在奔跑和欢笑。看到你就在我的面前,在挥手和呐喊,在哭泣和亲吻迎面过来的风。  相似文献   
6.
"和谐"作为人与自然、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一种健康良好状态,既是人类一种美好愿景,也是人类的一种不懈追求。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7.
学会敬畏     
<正>一个人要活得堂堂正正,无论为官为民,还是为工为商,都应有敬畏之心。孔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的"畏",就是敬畏的意思。"天命",指自然规律;"大人",指品德学问高超的高人,"圣人之言",指圣贤之士的教导。它们都具有神圣性,代表着高尚的价值取向。敬畏它们,就是敬重这种价值取向,并且按照这种价值取向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畏惧对他们的偏离与违背。也就是说,一方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使很多学者开始从文化角度对其进行反思,根本的一点就是如何重新审视和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对反思当代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远国 《西南航空》2006,103(8):56-57
道教养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在其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中,却涵藏着几千年我国人民探讨人、人体、人的本质的宝贵经验。它把人的本身作为考察研究的对象,竭力去了解人体生命的本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它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无论生命的机能和物质,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生命存在的奥秘等等,都成为道教养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艾冰 《西南航空》2007,117(10):82-83
镇远这么一座可爱的古城,一定要让大文化向全世界的人露出笑容,不能在小文化的细节上让远近游客迷路。比如我们的苗族与侗族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已经有非常美丽的、人与自然交融的文化。我们不应该用文字和语言来压迫游客的耳朵和眼睛,不要强迫游客被动接受许多信号。我们安静的家、安静的山,我们非常美丽的建筑,我们的建筑中所蕴含的历史传统才是永久的,才是最美丽的,而文字只是过眼烟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