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87篇
航空   313篇
航天技术   190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1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This work aims to investigate far-UVC light at 222 nm as a new microbial reduction tool for planetary protection purposes which could potentially be integrated into the spacecraft assembly process. The major advantage of far-UVC (222 nm)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germicidal UVC (254 nm) is the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throughout the spacecraft assembly process in the presence of humans without adverse health effects due to the limited penetration of far-UVC light into biological materials. Testing the efficacy of 222-nm light at inactivating hardy bacterial cells and spores isolated from spacecraft and associated surfaces is a necessary step to evaluate this technology. We assessed survival of Bacillus pumilus SAFR-032 and Acinetobacter radioresistens 50v1 exposed to 222-nm light on proxy spacecraft surfaces simulated by drying the bacteria on aluminum coupons. The survival fraction of both bacteria followed a single stage decay function up to 60 mJ/cm2, revealing similar susceptibility of both species to 222-nm light, which was independent of the exposure rate. Irradiation with far-UVC light at 222 nm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econtaminate the proxy spacecraft materials test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现有的空间碎片清除方式,并以800~1200 km低地球轨道高度上1~10 cm量级的空间碎片为清除目标,提出了天基轻气炮清除碎片的新方法。首先分析了轻气炮有效载荷在典型参数下的弹丸加速能力;之后根据将碎片降轨使其坠入大气层烧毁的设想,提出天基轻气炮共面清除碎片的方式,并选择轨道高度800 km的圆轨道作为碎片运行轨道进行可行性分析。计算表明,对半径10 cm、厚度1 cm的铝合金圆板碎片(质量211.95 g),使用初速1 km/s、重10 g的黏性弹丸可按任务方案达到清除效果。此外,计算出该参数弹丸对轨道高度800~1200 km的圆轨道上可清除的最大碎片质量为500~825 g,证明轻气炮弹丸对1~10 cm的碎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最后,分析了以轻气炮为有效载荷的航天器在完成清除碎片任务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三角面元灰度图象三维重建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面元SFS算法是结合三角面元模型和线性反射图来阐述SFS问题的,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用三角面元素来近似光滑表面,并用一系列基于节点的线性方程组合来表达该表面。本文在此算法的基础上,求解时通过加权平均迭代,提高了恢复的准确性和迭代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4.
虚拟演播室     
虚拟演播室是一种只有赏和道具,不需要实际场景的演播室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视频技术,把实际存在的景物图像和计算机生成的、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人工图像实时地形成具有完全真实感的三维视觉效果。它不仅为电视节目制提供了高科技的制作手段和无限自由的创伤空间,而且在丰富节目包装方式、降低节目费用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概述了印刷电路板缺陷焊点的几种检测手段。并着重介绍了作者与其同事们正在研制的激光全息印刷电路板焊点缺陷自动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标光散射特性理论建模研究是空间目标光学特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卫星等复杂空间目标,进行光散射建模计算的关键点和难点是解决复杂目标不同部件之间的遮挡关系和光线在目标内部的再次散射问题。通过对已有方法的比较,依据光线跟踪算法并结合蒙特卡罗法思想给出了更为有效和快速的建模计算方法,并把该方法运用到对某卫星光散射特性理论建模中,给出了该卫星在太阳光照下的光散射亮度图像。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返回舱在着陆时所具有的水平速度也可能对着陆安全构成威胁的事实,论述了为返回舱增加横向缓冲装置的必要性,由此提出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返回舱着陆下降过程中测量其水平运动速度。提出了全新概念的以视觉图像为唯一信息来源的返回舱水平速度测量方法,仅以双目摄像机系统作为传感器,避免了对返回舱原有传感器系统的改造。通过对着陆区域地面图像的采集和在线处理,利用双目交会测量原理得到返回舱当前的大地坐标和姿态。仿真实验证明,方法简单易行,测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面向星敏感器的星模式识别算法。首先扼要介绍了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所有面向星敏感器的星模式识别算法和星图预处理,然后详细论述了本文提出的基于旋转和比例不变点特征松弛匹配算法的一种新的面向星敏感器的星模式识别算法。在第三部分通过仿真试验检验了新算法的性能。初步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星模式识别算法性能优良,具有实用价值。最后讨论了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三维计算机视觉、奇异值分解及序列图象处理,得到了交会对接系统中两飞行器间相对运动参数的计算公式,避免了文献[1、2]中存在的不足,仿真结果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10.
申功勋  周志明 《航空学报》1990,11(5):288-293
 <正> 以惯性技术为主,并以星光、无线电等其它技术为辅的组合导航及制导技术是70年代以来发展较为迅速,并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对于大型航空航天飞行器。例如航天飞机、远程导弹等,只有采用精密的组合导航技术才能保证这类飞行任务的完成。任何单一的导航及制导技术都有其长处及弱点,将这些单一的技术手段组合起来扬长避短、相互补偿,毫无疑问是一种可行的途径。星光的引进将会使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