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70篇
航空   190篇
航天技术   1274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8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兰胜威  柳森  覃金贵  任磊生  李毅  黄洁 《宇航学报》2018,39(9):1054-1059
为了研究冰冻天体表面撞击坑的形成与演化,开展了水冰的超高速撞击成坑实验。使用二级轻气炮发射1.0 mm直径的球形弹丸,以3 km/s、5 km/s和7 km/s速度对圆柱状冰块进行撞击。弹丸材料包括聚碳酸酯和不锈钢两种,冰块温度为253 K。实验观察到了不同弹丸和不同速度条件下,冰块中撞击坑的形貌特征。对撞击坑直径、深度和剖面形状进行了测量,并与文献中铝弹丸对水冰的撞击坑进行了比较分析。获得了水冰撞击坑特征随撞击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撞击坑直径和深度的主导机制不同,坑深主要由弹丸侵彻作用形成,而坑径主要由冰块的剥落所致;坑深比坑径具有更强的对于弹丸密度的依赖性,高密度弹丸撞击坑直径具有比低密度弹丸更强的对于撞击速度的依赖性;撞击坑体积与撞击能量成正比,高密度弹丸形成的撞击坑直径表现出“能量缩比”行为,而低密度弹丸形成的撞击坑直径表现出“动量缩比”行为。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现有的空间碎片清除方式,并以800~1200 km低地球轨道高度上1~10 cm量级的空间碎片为清除目标,提出了天基轻气炮清除碎片的新方法。首先分析了轻气炮有效载荷在典型参数下的弹丸加速能力;之后根据将碎片降轨使其坠入大气层烧毁的设想,提出天基轻气炮共面清除碎片的方式,并选择轨道高度800 km的圆轨道作为碎片运行轨道进行可行性分析。计算表明,对半径10 cm、厚度1 cm的铝合金圆板碎片(质量211.95 g),使用初速1 km/s、重10 g的黏性弹丸可按任务方案达到清除效果。此外,计算出该参数弹丸对轨道高度800~1200 km的圆轨道上可清除的最大碎片质量为500~825 g,证明轻气炮弹丸对1~10 cm的碎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最后,分析了以轻气炮为有效载荷的航天器在完成清除碎片任务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16世纪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曾预言,1999年行星出现“十字架”排列时,人类将面临大劫难———8月18日将是世界末日。而今已进入2002年,火红的太阳每日依旧从东方升起,人类和地球安然无恙。事实证明,预言和神话不是科学。日食、月食、彗星、流星雨等天文现象均属正常现象,不会对人类构成危害,只有小天体撞击地球才真正是人类应该防范的潜在威胁。1998年3月12日,美国一天文学家报告:在未来30年内,将有一颗彗星与地球相撞。虽然科学家后来经过反复计算否定了这一可能,但这个消息仍然震惊了世界。1999年8…  相似文献   
4.
日月 《太空探索》2005,(2):38-39
常言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格尼芬卖火星的土地之后,美国又出现了一个更疯狂的家伙——丹尼斯·霍普。1997年这个年届“知天命”的老人,再次狂妄地称他是整个太阳系的主人,并一本正经地分别给联合国秘书长、美国与俄罗斯总统写了信,信中说,除了地球之外,太阳系中其他的8颗行星与所有的卫星都归他所有。并表示,他以后将把月球和行星上的那些土地分成小块单独出售,“如果你们对此有任何疑问的话,请务必告诉我,我随时在恭候你们的回音。”据说,他这样干的根据是:没有任何人告诉他不能这样做!既然所有国家都已自动放弃了对外太空的所有权,它…  相似文献   
5.
利用TDRSS星上导航系统为地球观测卫星精密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lt.  DC 《飞行器测控技术》1996,(4):65-75,31
地球观测系统卫星EOS-AM1的基本导航系统是TDRSS星上导航系统,为成角仪器标校和例行操作提供精密位置和速度信息。本文给出实时导航性能评价结果,看一下基于TONS的轨道和频率测定精度能否满足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6.
航空简讯     
《国际太空》2004,(3):31-32
  相似文献   
7.
士元 《太空探索》2004,(3):30-33
火星历来是一个危险的目的地。40多年来,世界各国先后向火星发射了30多个各类探测器.但2/3探测器都以失败告终,所以被称为“探测器的坟场”、“死亡星球”。远的不说.就从2003年12月份讲起,日本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因为技术故障在太空中做了几年绕太阳旋转的人造行  相似文献   
8.
应用一维混合模拟方法数值研究了高密度等离子体团和行星际激波与准平行无碰撞激波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由于推平行无碰撞激波上游的大振幅低频波动的散射,除了在通过激波过渡区时稍有压缩外,等离子体团从激波的上游开始就一直是不断弥散的.行星际激波在向准平行无碰撞激波靠近的过程中,会在其上游产生大振幅的低频波动,同时行星际激波的强度不断增加,最后和准平行无碰撞激波会并成一个新的激波,在新激波前继续有大振幅的低频波动产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对地定向三轴稳定卫星的圆锥扫描式地球敏感器的姿态测量原理、输出几何关系和数学模型,并以实际例子说明大角度姿态控制时必须注意敏感器输出的轴间耦合问题  相似文献   
10.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24(4):47-47
在2005年6月第一艘太阳帆“宇宙1号”发射失败后,美国行星协会开始考虑利用“宇宙1号”的备用组件建造另一艘太阳帆,最早将于2006年底发射。“宇宙1号”在6月21日“波浪”号潜射火箭飞行失败时失去联系。俄罗斯调查者们7月末得出结论:由于该火箭的第一级发动机过早关闭,而导致了“宇宙1号”未能进入轨道。但是,根据地面站接收到的遥感信号,行星协会一直相信“宇宙1号”可能曾经短暂进入了轨道。由于出口控制的限制,行星协会不能参与事故调查,他们对俄罗斯调查者们的信息交流水平感到不满。如果发射一个新的太阳帆,行星协会计划使用其它的运载火箭,或是作为“宇宙-3M”火箭的主载荷,或是作为“第聂伯”、“联盟”或“阿里安”运载火箭的第二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