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38篇
航空   640篇
航天技术   246篇
综合类   128篇
航天   2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给出了系统安全性评价的AHP方法,叙述了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并以沈阳某集团公司热处理弹簧厂评价的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The significance of external influences on the environment of Earth and its atmosphere has become evident during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on time scales of several hundred years, the cosmogenic isotope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Wolf-, Spoerer-, Maunder- and Dalton-Minimum indicates an increased cosmic ray flux. Because these grand minima of solar activity coincide with cold periods, a correlation of the Earth climate with the cosmic ray intensities is plausible. Any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energetic particles on the atmospher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 must address their transport to Earth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Earth’s atmosphere including their filtering by the terrestrial magnetosphere. The first problem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modern cosmic ray astrophysics, and corresponding studies began in the 1960s based on Parker’s cosmic ray modulation theory taking into account diffusion, convection, adiabatic deceleration, and (later) the drift of energetic particles in the global heliospheric magnetic field.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all of these processes determining the modulation of cosmic rays are depending on parameters that are varying with the solar magnetic cycle. Therefore, the galactic cosmic ray intensities close to Earth is the result of a complex modulation of the interstellar galactic spectrum within the heliosphere. The modern view of this cosmic ray modulation is summarized in our contribution.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故障检测与分离的广义一致性算子法的一般形式。得出了两个故障可分离的充要条件和多个故障可分离的充要条件。最后给出了检测和分离故障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介绍所研制的一种根据 IRIG- 10 6标准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 ,讨论整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工作机理 ,说明整个系统的软件框架结构 ,最后给出系统的性能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简介Kalman滤波的UD协方差分解算法,针对工程应用中出现的由于UD协方差分解算法本身的局限性 而产生UD因子分解失真问题,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有效地克服UD算法本身的局限性而造成的UD因 子分解失真,改善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满足IRIG标准的FM- FM 调频信号源。根据试验结果,证明这种信号源不仅性能稳定,而且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在各类符合IRIG标准FM- FM 体制遥测接收机的研制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因其定位精度高、转矩脉动小以及转矩密度高等优点而应用愈加广泛。为进一步减小其运行噪声、提高系统整体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可抑制三次谐波的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优化控制策略。首先搭建了考虑互感条件下的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解耦控制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相邻两大矢量和两中矢量合成混合电压矢量的SVPWM控制策略,并给出了相应的五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本文所提的混合SVPWM算法通过利用大、中矢量在基波、三次谐波双坐标系对应关系以达到抑制三次谐波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相电流纹波和谐波含量。最后,研制了一套基于FPGA的实验平台,对所提策略与传统滞环算法、大矢量SVPWM算法进行对比研究,重点分析了3种算法对相电流纹波和谐波含量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以50W变换器为例,分别从磁性元件的大小,功率管上的电应力、磁恢复问题,输出纹波及输出特性等方面,详细分析比较了组合式变换器与单端式变换器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具体数据,提出了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具有电压应力低,磁性元件小,体积小,重量轻,输出纹波小及可靠性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评价扩频系统频带利用率的新观点。针对扩频系统频带利用率较低的现状,作者认为应努力开展软扩频技术的研究。文章介绍了一种提高频带利用率的方法,即以n对m方式进行扩频编码,分析了这种扩频方式的主要技术问题。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已有的多载波传输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改进的多载波系统模型,将信道编码技术,OFDM技术以及自适应传输技术相结合,使多载波系统的性能进一步的得到改善。同时本文还给出了一种在原有的传输算法的基础上归纳出的一个改进的传输算法-动态分块加载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