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70篇
航空   837篇
航天技术   340篇
综合类   140篇
航天   2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电磁作动器的使用要求,设计出一种具有能耗低、吸力大及响应快等特点的新型单向电永磁作动器。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作动器的结构参数如铁芯齿形结构、平面结构、无永磁结构、铁芯的倾斜角度及衔铁位移(气隙厚度)等因素对作动器电磁吸力和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吸力随着作动衔铁位移的增加而大幅度减小;倾角结构的铁芯设计能使作动器性能达到最佳,且铁芯的倾斜角度为50°时,电磁吸力有最大值3071N。  相似文献   
2.
Equatorial plasma bubbles (EPBs) ar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equatorial and low-latitude ionosphere and are known to cause radio wave scintill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degrada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navigation systems. Although these structures have been studied for decades,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ir evolution and dynamics remains important for space weather mitigation purpose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cases of EPBs occurrences around April and July 2012 geomagnetic storm periods over the African equatorial sector. The EPBs were observed from the Communications/Navigation Outage Forecasting System (C/NOFS) and generally correlated well to the ionospheric irregularities observed from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total electron content (GPS-TEC) measurements (rate of TEC change, ROT).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EPBs during moderate storms is controlled by the strength of the daytime equatorial electrojet (EEJ) currents regardless of the strength of the equatorial ionization anomaly (EIA), the latter is observed during the July storm case in particular. These effects were more evident during the main and part of the early recovery phases of the geomagnetic storm days considered. However, the evening hours TEC gradients between regions of the magnetic equator and ionization crests also played roles in the existence of ionospheric irregularities.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臂空间机器人自主目标抓捕任务,首先建立多臂空间机器人的运动模型和其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模型,采用Kane方法建立多臂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其次,研究基于视觉伺服的机械臂在线轨迹规划算法,并引入零反作用机动,消除机械臂运动对平台姿态的扰动;再次,在不使用零反作用机动功能时,分别使用基于角动量前馈补偿的协调控制算法和逆动力学方法设计了协调控制器,在机械臂运动时保持平台姿态和相对目标的位置。最后,开发了基于Matlab的仿真软件MASS(多臂空间机器人仿真),仿真结果校验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The fluxgate magnetometer experiment onboard the ROSETTA spacecraft aims to measure the magnetic field in the interaction region of the solar wind plasma with comet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It consists of a system of two ultra light (about 28 g each ) triaxial fluxgate magnetometer sensors, mounted on the 1.5 m long spacecraft boom. The measurement range of each sensor is ±16384 nT with quantization steps of 31 pT. The magnetometer sensors are operated with a time resolution of up to 0.05 s, corresponding to a bandwidth of 0–10 Hz. This performance of the RPC-MAG sensors allows detailed analyses of magnetic field variations in the cometary environment. RPC-MAG furthermore is designed to study possible remnant magnetic fields of the nucleus, measurements which will be done in close cooperation with the ROSETTA lander magnetometer experiment ROMAP.  相似文献   
5.
40Gh/8系统的应用面临光信号的色散、衰减、交换、编码等方面技术的挑战。利用固定补偿模块或源色散补偿技术可以实现光的精确色散及补偿。赖曼式放大器对40Gh/s系统的光传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利用赖曼放大器以及全光交换机或光电光交换机则可以实现光信号的有效放大和高性能交换,而带外FEC技术和相应的编码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及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6.
霍尔(Hall)推力器的磁场设计是提高其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环形Hall推力器小型化带来的缺点,提出了圆柱形的Hall推力器。简要对比了环形和圆柱形两种推力器,对圆柱形推力器的工作原理、磁场设计的要求以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的电磁场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圆柱形推力器磁路设计是合理的,另外也证明了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电磁场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月面巡视探测器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月球自动巡视勘查技术中的月面巡视探测器的导航控制,需要研究月面巡视探测器的定位技术。文章通过对国外漫游车定位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月面巡视探测器在全局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中进行定位的方法。月面巡视探测器在全局坐标系中的定位可以采用星敏感器以及陆标辨识的方式;局部坐标系的定位可以采用惯性导航系统 里程计以及着陆器帮助下定位和视觉里程计的定位方法。这几种定位方式的组合应用,能够满足月面巡视探测器导航方面的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测向定位中双站交会定位及定位误差分析、三站交会定位、多站交会定位若干问题,首次尝试将最小二乘法和递推最小二乘法用于多站测向定位,减少了大量的矩阵求逆,数据利用效率高,可以提高测向定位的精度和简化运算。特别是在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有利于发现和去除野值。在测向站组网数据的处理和应用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压电智能结构传感器/作动器位置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压电主动结构振动控制当中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优化问题。从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出发,在系统可控性、可观性Grammian矩阵特征值的基础上来描述性能指标,以控制能量最小化和传感能量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GE)进行优化计算,计算过程中对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采用二进制编码加以描述。通过对一压电板结构的仿真计算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优化计算结果与枚举法结果完全相符,从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的组合导航无源定位算法。以伪距率为观测量,基于高稳定度用户时钟,结合北斗系统的热备份星,在三星共视下用两级卡尔曼滤波器对惯导进行闭环校正。给出了组合导航系统的构成,以及第一、二级滤波的数学模型。该法能根据收星情况在闭环与开环方式间稳定转换。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可提高丢星时组合导航系统的滤波定位精度,有效校正惯导的姿态误差角,并以较高的精度估计用户的三维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