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11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极限穿透比动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光辉  黄海  胡震东  徐小刚 《宇航学报》2006,27(5):1000-1003,1028
研究建立宅间碎片对目标超高速撞击条件下临界穿透靶标的损伤特性的理论模型。基于临界穿透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系统分析了初始条件与临界穿透的关系,捉出碎片临界穿透靶板的比动能概念。然后分析了临界穿透下的碎片比动能,认为比动能是速度的函数。最后,考虑碎片的实际撞击过程巾最大着靶面积为变形面积,对比动能进行修正,获得了极限穿透条件下的真实比动能与速度无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风洞T型冲击三通管道流场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24 m跨声速风洞进气管路T型冲击三通连接处和隔板位置,每隔一定时间会出现裂纹,影响了风洞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解裂纹出现的原因,同时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对风洞现有三通和优化方案进行了对比。控制方程为三维黏性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结果表明:无隔板时,三通内的流动为最常见的类型,支管内存在3个分离区,在转向过程中形成第1分离区,即马蹄涡;随后是第2分离区,一对反向旋转的旋涡,即Dean涡,及三通顶部壁面形成第3分离区。流场沿y=0 mm和z=0 mm平面基本呈对称分布。有隔板时,流场的左右和上下结构均不对称;在隔板和外侧壁面间的角点形成范围较小的驻涡,在支管内形成不稳定的螺旋状分离涡,致使气流振荡,从而使得三通连接和隔板处管壁出现裂纹。根据上述流态设计了管路优化方案和整流装置,优化后能有效减小或消除分离;其中去掉隔板最简单易行,可以解决裂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简要概括了复合材料冲击试验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某落锤式冲击试验机的研制及工作原理;以某层压板为例验证了该试验机性能,并对比分析了冲击前后层压板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试验机数据收集满足试验要求;层压板受到低能冲击后内部出现大量分层损伤,其强度值降低最大达35%.  相似文献   
4.
We present a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a phase space to determine the longitudinal equilibrium positions on the planetary stationary orbits by applying an analytical model that considers linear gravitational perturbations. We discuss how these longitudes are related with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lanetary principal inertia axes with respect to their Prime Meridians, and then we use this determination to derive their posi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Finally,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the gravitational fields on the equilibrium point locations is developed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gravity field anomalies shown.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自相似方法第一次以封闭形式给出了在匀速扩展剪切载荷作用下1/4空间的动力响应,探讨了冲击波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以及在超高速冲击下材料破坏的不同机理。  相似文献   
6.
运载火箭纵缝焊接系统定位压紧机构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新一代运载火箭纵缝焊接系统的技术要求,研制了一套专用定位压紧机构。针对其定位精度和加工要求,采用工件在定位模胎上固定,由琴键压紧机构压紧的方案,并应用ANSYS对其关键零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从而为运载火箭纵缝焊接系统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二维亚声扩压叶栅尾流撞击效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维亚声压气机叶栅的数值模拟表明,合理地组织流场中非定常流动的相互作用能有效地控制无序的非定常流动。在定常边界条件下获得流场旋涡脱落的特征频率后,针对此特征频率,通过改变进口边界条件来模拟尾流撞击效应(wake impacting effect,首字母缩写为WIT),证实了合理组织各个非定常扰动的相互作用可以提升叶栅的气动性能,并分析了非定常扰动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气动性能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结构弹性碰撞分析三种隐式时间积分法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诸德超  李敏 《航空学报》1998,19(4):393-399
 采用与Newmark法和Wilsonθ法相同的基本假设,即设在每一时间步长内加速度为线性变化,然后经过等加权处理而得到一种条件稳定的隐式时间积分格式。作为积分法特性的标志,其周期延长率和幅值衰减率均以封闭的解析形式给出。分析表明,此法的周期延长率远小于Newmark法和Wilsonθ法,而幅值衰减也远低于Wilsonθ法。最后以质点-弹性杆碰撞分析为例,比较了上述3种隐式时间积分法所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对高层建筑二维风致响应实测中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在二维风致响应条件下测点优化布置的适应度函数,并且应用最优化计算方法来寻找的测点最优或接近优化布置。还通过一个高层建筑风致响应测试的实例,说明了具体的应用方法,实际计算表明用该方法布置测点所测得的结构风致响应结果有相当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热气防冰结构的冲击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冲击换热特性在热气防冰结构中的适用性,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典型热气防冰系统整流支板中的冲击换热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相应的换热试验简化了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冲击距离、冲击孔直径、冲击孔间距和Re对热气防冰系统冲击结构换热能力的影响,验证了整流支板中冲击换热结构的换热规律与单独冲击换热结构的一致性,并获得了热气防冰系统中其他结构对冲击换热结构换热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减小冲击距、增加孔径、减小孔间距及增大Re都能够增强换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