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9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航空   1337篇
航天技术   932篇
综合类   141篇
航天   142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海涛  熊笑  谢军  郑晋军  谷岩 《宇航学报》2021,42(7):889-894
面向导航卫星中断频次的定量分析需求,该文分析导航卫星中断产生的主要原因,给出中断频次分析的流程,并针对分析过程中的三个关键问题,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方法,包括通过相关性分析快速定位底层中断事件,通过中断树建立指标分析模型,并融合在轨数据、地面试验数据快速预估得到底层功能异常率等。最后通过示例进一步说明中断频次分析过程。该文方法已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工程。  相似文献   
2.
仅测角自主导航方法具有设备简单、复杂度低,功耗低的优点,在空间任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中远距离下空间目标特征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基于OPTICS聚类算法的空间目标检测方法,可用于仅测角导航过程中的目标检测.对原始星图进行预处理提取星点及目标点,并结合星图识别的结果选择部分帧,使用经过改进的OPTICS聚类方法获得目标运动轨迹.最后,使用本文中的算法对软件仿真出的含有目标的高精度星图进行处理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在卫星相对于空间目标抵近过程中,目标检测的水平误差及垂直误差小于0.15°的帧数分别占到了85.4%以及99.6%.相比AVANTI实验中的目标检测方法,减少了在轨任务中相关参数的调节,进一步提升了算法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 为满足未来脉冲星导航和空间天文观测任务对X射线望远镜的载荷需求,Wolter I光学系统的研制正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电铸镍方案是当前国内外X射线光学系统镜筒制造的主要技术方案.文章对电铸镍X射线光学系统制造工艺、国内外研制现状、未来应用需求进行了介绍和整理,梳理了电铸镍X射线光学系统研制遇到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提出了后续研究发展建议,以促进中国在 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空间探测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听到最近流行的高科技仪器、计算机、手机、电子游戏、互联网等实际上是从外星人那里得来的超技术,一定会大吃一惊。不仅如此,还有微波炉和光纤技术,甚至射线武器以及隐身轰炸机……  相似文献   
5.
6.
7.
8.
9.
印度空问研究组织(ISRO)表示,印度正在考虑研发建立印度版的GPS卫星导航系统,其基本设想是,建立由8颗卫星组成的印度区域性导航卫星系统。该项目处于计划筹备阶段,尚需政府的正式批准。  相似文献   
10.
引言 根据国际电联提供的世界年雷暴日分布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年雷暴日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的雷害事故就更加频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导航设备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而承受雷击过电压、过电流冲击的能力越来越低。近年来,国内机场导航台设备遭受雷击的事例,几乎每年都有,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及影响都是相当惊人的。武汉机场的航向台就分别在2002年和今年两次被雷击,特别是今年的雷击,不仅在经济上造成了近五十万元的直接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