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6篇
航天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1.
用高纯α-Fe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率进行了热压缩试验。变形温度分别为550℃,700℃,800℃和900℃,应变速率分别为0.001s~(-1),0.01s~(-1),0.1s~(-1),1s~(-1)和10s~(-1)。对其热压缩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变化及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形变温度的增加和应变速率降低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进行;对动态再结晶与Z参数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Z参数范围内即25<1nZ<37,高纯α-Fe可以发生动态再结晶,并给出动态再结晶图。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纯铁氢气与真空保护退火后表面、断面、基体化学成份变化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阀门壳体的工作特点,采用了三种方案进行工艺试验,探索出的将前、后壳体制作成一个整体式焊接毛坯,再在中间槽口上堆焊隔磁环,最后通过机械加工使前、后壳体断开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阀门壳体导磁与抗磁、导磁材料与抗磁材料之间的连接问题,所筛选出的手工钨极氩弧堆焊抗磁合金的方案成功的解决了焊缝与隔磁环的内部质量、密封性、爆破强...  相似文献   
4.
材料裂纹型损伤愈合过程观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预制裂纹型损伤的愈合过程进行了实时原位观察,结果发现裂纹愈合过程分为裂尖钝化、裂纹分节、裂腔球化、孔洞愈合及质量均匀化等几个明显阶段。所得结果与金相法得到的纯铁的裂纹愈合过程相符,通过建立相关裂纹愈合模型分析认为裂纹愈合过程必须满足一定的热动力学条件,空位迁移是裂纹愈合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孔金星  陈辉  何宁  李亮  姜峰 《航空学报》2014,35(7):2063-2071
研究纯铁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并建立其本构模型是开展纯铁材料工程应用和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利用Instron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装置,对纯铁材料进行了常温下不同应变率(10-3~5×104s-1)和应变率为104s-1时不同温度下(200~800℃)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获得了各种载荷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纯铁材料的塑性流动应力对应变率和温度非常敏感,具有明显的应变强化效应、应变率强化和增塑效应以及热软化效应。基于Power-Law本构方程,通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了纯铁材料的动态本构模型参数,拟合曲线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能较好描述纯铁材料在动态载荷下的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以热等离子束作为等离子源,以氮气、氢气混合气体作为工作气体,对工业纯铁进行表面渗氮,并利用显微硬度仪、X射线衍射仪、SEM及能谱仪分别对氮化后试样进行显微硬度测定、相结构分析、端面形貌分析及断面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只需利用等离子束对试样进行几分钟的照射,便可获得试样表面的迅速氮化.  相似文献   
7.
雾化纯铁磁粉芯的关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雾化纯铁磁粉芯,饱和磁感应强度达841 mT,起始磁导率134;品质因数9.09(1kHz),该磁粉芯应用在汽车电器上效果良好,可取代进口磁粉芯或硅钢片。  相似文献   
8.
针对生产过程中磁性DT4C和不锈钢1Cr18Ni9Ti焊接组合件,化学镀镍结合力不佳的问题,对造成此问题的因素及提高结合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结合力不佳的一系列措施,并已用于实际生产中,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频纯铁磁粉芯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包覆方法生产出了200kHz下Q≥23,μr≥65的高频纯铁磁粉芯。对影响铁粉芯性能的诸因素如铁粉包覆处理温度、粒度、粘结剂量、成型压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聚丙烯酸(PAAC)、苯扎溴铵(DBDAB)在工业纯铁/盐酸体系中的缓蚀性能,推导了一种既能快速测出腐蚀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又能确定腐蚀缓蚀剂类型的新方法,定义了能够确定腐蚀缓蚀剂类型因子P。研究结果表明,P〉1.00的缓蚀剂为阳极型的缓蚀剂,P〈1.00的缓蚀剂为阴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