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5篇
  免费   789篇
  国内免费   473篇
航空   2900篇
航天技术   531篇
综合类   494篇
航天   114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研究前体尾流对降落伞工作性能的非定常影响,基于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采用PISO算法开展了物伞系统的非定常绕流数值计算,获得了精细的流场旋涡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拖曳比下物伞系统的尾涡演变规律、流场分布规律以及伞衣气动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前体尾涡导致伞衣入口处的涡量大小和方向时刻变化,随拖曳比增加,涡量黏性耗散增强,进入伞衣的旋涡强度逐渐减弱,伞衣入口形成稳定的负涡量区,伞衣尾涡脱离周期随之延长;拖曳比对尾涡区后端(伞衣入口处)流场压力的影响远大于前端,随拖曳比增加,流动形式逐渐由闭式转变为开式,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更为对称,伞衣入口形成稳定的正压区,内外压差增加;当拖曳比大于9时,前体尾流对降落伞阻力系数和表面压强系数的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2.
3.
4.
在物联网技术背景下,智能手环为代表的智能穿戴设备自推出之日起便受到人们的追捧,并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本文围绕智能穿戴设备对居民健康生活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从微观角度,研究分析智能穿戴设备对人们健康生活的影响;从宏观角度,分析智能穿戴设备在社区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5.
抗多径效应的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载人航天器规模大和出舱活动范围广的现状,提出一种抗多径效应的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以解决传统出舱通信方法测控覆盖率低、多径效应影响严重的问题。通过在载人航天器外侧等间隔布置多副天线,实现相对于载人航天器360°范围内的出舱活动测控全覆盖。通信体制采用前向与返向频分双工体制(FDD),各出舱航天员之间采用直扩码分多址(DS-CDMA),对各出舱航天员设计不同的扩频码,解决多人出舱带来的通信互扰问题。为解决由于载人航天器遮蔽、反射带来的多径效应问题,前向链路和返向链路分别采用时间分集技术和空间分集技术的通信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同样满足10~(-5)误比特率的指标,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比传统的单天线和三天线出舱通信方法的信噪比优化1.1~4.5dB,并且能实现全范围出舱活动的测控覆盖和通信连续。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五孔探针气动数据的插值方法,为提高插值精度,开发了基于传统线性插值法的三维线性插值法。该方法把同一探针在不同马赫数下的校准图形成三维数据库,将实验数据通过三维图进行插值。并使用改进前后的两种插值方法分别对校准风洞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对比结果证明:在实验工况连续变化的情况下,三维线性插值法在插值精度上要优于传统线性插值法。特别是在来流马赫数变化较大时,该方法可以改善单一校准文件处理造成的数据精度问题,可用于自动化流场采集系统,为流场高速高精度采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吕美茜  党斌 《飞行试验》2004,20(3):13-17
应急放油是现代飞机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机性能的重要措施,也是新机定型试飞的科目之一。本文主要对某新型飞机应急放油系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将该机应急放油系统和其它飞机进行了对比,认为该机应急放油系统的设计较为合理。最后对新机进行应急放油试飞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基于最小模型误差法和线性不连续跳跃多重打靶法基础上建立的非线性辨识法,辨识飞机起飞着陆过程飞机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对于包含复杂非线性项的动态系统,本方法可以从实际试验量测的系统非线性数据,确定飞机处于地面效应影响运动过程的系统模型,而不需要预先详细描述系统的非线性形式。  相似文献   
9.
尾旋模型自由飞试验的尺度效应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王欣欣 《上海航天》2007,24(1):11-11
据报道,美洛·马公司已对一种新型的集中式无人机/无人地面车辆(UAV/UGV)控制装置进行一系列试验,成功演示了用一种集中式控制设备控制4种不同的无人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