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4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麦子 《今日民航》2013,(6):87-90,86
82岁的美国人福瑞斯特·费恩一辈子都在寻宝,堪称现实版印第安纳·琼斯(电影《夺宝奇兵》主角),但他的财富来源神秘,有人说他是寻宝人,也有人说他是盗墓贼,甚至还引发了美国联邦调查局对他的调查。尽管调查尚未有结论,但费恩决定不让自己被历史遗忘。他发起了一项"寻宝计划",埋下价值百万美元的古董和珠宝,留下线索,等待人们去发掘。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13,(12):48-50
水是生命之源,不仅因为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如果没有水,人体便无法维持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分泌等一系列的生理活动及新陈代谢。水的比热大,可以调节体温从而保持恒定;水还是体内自备的保护液,如皮肤的滋润及眼泪、唾液等都是相应器官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3.
这篇论文论述了对于运载火箭结构的计算和实验研究法。在计算研究中,运用PAPAs-3D代码在区域从0.6至0.8之间的不同马赫数进行不同攻角条件下的计算。由于选定马赫数和攻角控制界面不同的情况,计算法还具有其评估特征。该流场及整体的空气动力特征还对不同流量条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班加罗尔NAL还对缩小的风洞模型进行了设计,制造和测试。实验法对于非控制面和超高因素马赫数进行了选择。该增量力和力矩系数由于控制偏转而其独立的迎角范围为-2°至+2°。  相似文献   
4.
论文设计了一种EDR算法,该算法利用心电I导联和II导联,计算心电轴相对于导联I的角度,这个角度随着人体呼气和吸气作规律波动,该波动即为EDR信号。将所得EDR信号与传感器直接测量的呼吸信号进行比较,两者在时域和频域上都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地从心电中提取呼吸信号。相较于传统的呼吸信号测量方法,这是一种简便高效、低成本的呼吸监护手段。  相似文献   
5.
相较于地面网络,低轨巨型星座可以提供覆盖全球的低延迟高带宽互联网服务.卫星网络的时变拓扑和不均匀的用户分布导致了卫星与用户之间的不匹配,进而造成卫星资源的浪费和用户性能的下降.传统地面的小区呼吸在面对用户潮汐时,一般通过与邻居不断协商收敛到最优小区大小,然而这种方法在面对卫星快速移动引起的快速极端流量变化时难以及时收敛...  相似文献   
6.
钱丹 《飞碟探索》2010,(5):32-33
<正>会合点17:欢迎两栖类。时间:34亿年前,比上一次爬行动物和鸟类的加入仅仅早了3000万年。时代依然是古生代石炭纪。地点:在一个池塘边!加入者:现生青蛙、蟾蜍和蝾螈。共同祖先17是我们1.75亿.代前的曾祖。  相似文献   
7.
8.
方方  王曦 《航天员》2014,(6):23-24
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探测器于2014年9月22日进入火星轨道,开始了其为期1年的科学探测任务。MAVEN的主要使命是调查火星大气失踪之谜,并寻找火星上早期拥有的水源及二氧化碳消失的原因。为完成使命,MAVEN的研制者在充分继承之前火星探测器的研制经验基础上,为其精心打造了各项独具功能的探测设备。  相似文献   
9.
文章详细地描述了降落伞"呼吸"现象,首次使用降落伞充气过程中的简化轴向和径向动量方程来计算降落伞"呼吸"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别比较有限质量充气条件下开伞速度、载荷物质量、大气密度、降落伞伞绳弹性系数对降落伞"呼吸"现象的影响,获得了一般情况下降落伞"呼吸"现象受载荷物质量与大气密度影响较大,当载荷物质量较小和大气密度较大时,降落伞"呼吸"振荡幅度较大且不易衰减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载人飞船主动段和返回过程中,航天员将承受很大的超重作用。为了减轻这种动力学因素的影响,让航天员在座舱内取仰卧位,承受胸-背方向的超重。本文概述了胸-背向超重作用下人体生理机能状态和工作能力的变化特点,并结合人体的反应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体位的选择,赋形座椅的设计,呼吸动作的调整以及航天员的选训。指出根本的防护在于工程技术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