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388篇
航天技术   96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1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多径效应的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载人航天器规模大和出舱活动范围广的现状,提出一种抗多径效应的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以解决传统出舱通信方法测控覆盖率低、多径效应影响严重的问题。通过在载人航天器外侧等间隔布置多副天线,实现相对于载人航天器360°范围内的出舱活动测控全覆盖。通信体制采用前向与返向频分双工体制(FDD),各出舱航天员之间采用直扩码分多址(DS-CDMA),对各出舱航天员设计不同的扩频码,解决多人出舱带来的通信互扰问题。为解决由于载人航天器遮蔽、反射带来的多径效应问题,前向链路和返向链路分别采用时间分集技术和空间分集技术的通信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同样满足10~(-5)误比特率的指标,全范围多员出舱通信方法比传统的单天线和三天线出舱通信方法的信噪比优化1.1~4.5dB,并且能实现全范围出舱活动的测控覆盖和通信连续。  相似文献   
2.
弹道交班自适应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兵 《上海航天》2007,24(5):31-34
为实现复合制导不同制导弹道的平滑过渡,用二阶吻合法设计了一不同制导律间的指令交接导引段。建立了自适应弹道交接导引算法的模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较好的弹道过载平滑能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叙述当前国内外航空炸弹弹体加工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低阻航空炸弹弹体采用温度梯度法的热缩径(口)整体成形工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进入21世纪的座式摩托车的发展趋势和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装有四冲程中排量发动机的座式摩托车,作为家庭用车,具有可观的潜在市场。作者对这种车型的主要特色及配备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生,需要理由吗?死,可以避免吗?不知生,焉知死;不临死,怎怜生?人不能旁观自身的降生,一般说来一生一世也只能有幸或不幸送别一两个亲人;作家在作品中时常描写死亡,却很少亲眼目睹;医生与护士经常见证死亡,却很少用文字记录下来。舍温·B.努兰的《如何死亡》(中译名《死亡的脸》)  相似文献   
6.
毛金道 《推进技术》1987,8(5):73-74
冲压发动机的比冲远高于火箭发动机,因此,冲压发动机或超音燃烧冲压发动机在未来空间运输系统的研究中正在得到重视.Wolf,D.M.提出了冲压发动机应用于太阳系某些天体大气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对中远程战术导弹的捷联复合制导的中制导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目标-导弹相对运动和弹体及自动驾驶仪的数学模型。基于这一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考虑弹体及自动驾驶仪的惯性为三阶控制对象捍的最优制指令。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维空间内的高速飞行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零控脱靶量的中制导段导引方法。建立了拦截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模型,分析了确定修正轨道的约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修正轨道根数的计算方法。同时根据待增速度给出了推力定向和推力发动机工作时长的确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拦截器中制导段的制导控制。  相似文献   
9.
刘世镇 《航天制造技术》1989,(3):60-62,F003
电工纯铁DT2轭铁和铅黄铜HPb59—1隔板经表面镀镍,应用气体保护钎焊工艺,焊料HLAgCu30—52,厚0.12,装夹力0.98Mpa,无钎剂,钎焊温度730℃,保温13分钟,经100倍金相检验,焊缝宽度均匀、焊料扩散良好,拉力试验,拉拉强度在196N/mm~2以上。生产数万件,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
再入遥测信道是一个变参信道。它明显地存在不同深度和不同速率的衰落现象。造成再入遥测信道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弹头运动造成传输媒质特性的动态变化。本文将多径衰落信道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再入遥测。分析表明,除恒参信道中的加性噪声外,乘性噪声对再入遥测系统的设计具有更大的影响。因此,基于恒参信道的传输理论不能简单地用于再入遥测,特别是再入遥测的传输速率受到很大限制,从而给再入遥测系统带来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