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航空   18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在JF-10氢氧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中开展再人流场红外辐射测量的实验技术。风洞试验状态的驻室总压为19.6MPa,驻室总温为7920K。实验以球头钝锥体为试验模型,测量其近尾流红外辐射能量通量的横向分布。测量采用插入式锑化铟多元红外成像系统,波段范围为2.27-6.0μm。试验数据呈现明显的规律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这一测量技术能够提供高焓条件下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较为准确的红外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弹头,尤其是弹头鼻锥防热是洲际导弹设计的难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外曾提出过热沉、烧蚀和发汗三种技术途径。热沉技术常会使弹头过于笨重,故早已被淘汰;烧蚀技术因比热沉技术具有许多优点,现已被采用;发汗技术则因能保持鼻锥外形不变而著称,但也因其发汗技术复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初,美国空军从范登堡基地发射的导弹,在夸贾林岛落区遇到了暴雨的不利天气,再入体出现了反常的气动现象。人们估计这是再入体端头或防热层过度受雨侵蚀的缘故。后来美国空军在霍尔曼基地的火  相似文献   
4.
自从人们对复合材料在飞行器中的设计、应用开始重视以来,复合材料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航宇结构方面唯一的最引人注目的发展项目。原则上复合材料有可能平均节省重量和降低成本各25%——这两方面它们都正在实现中。节省重量和降低成本仍是进一步发展这些材料的主要促进因素。从研究、发展到静力试验和最终通过飞行试验的稳步前进,复合材料正在不断证明:它们确能用于航宇飞行器的第三位的、  相似文献   
5.
洲际导弹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经受着严重的气动加热和气动力的作用,端头周围附面层空气温度通常高达10000°F以上,这样高的温度,再加上表面的气动剪切力,就造成了极为严峻的再入环境。为保护导弹弹头内部的主要部件,必须采用烧蚀热高和热结  相似文献   
6.
航天部第13情报网“5132”会议和《宇航材料工艺》期刊通讯员会议于1985年10月15日至20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此次会议系本年度第二次技术情报交流会,旨在探讨宇航材料的发展前景和交流宇航材料在民品推广应用中的经验体会,体现了“军民结合,远近结合,以军为本,以民为主”的原则。本网成员单位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共交流技术情报报告40  相似文献   
7.
零件加工过程的工艺因素都会给零件表面及表层带来(留下)特有的微观特征,这种微观特征与产品设计原理和零件性能特性要求的匹配性对高精度惯性产品的固有性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首次在惯性仪表制造体系中引入了零件表面微观工艺特征性概念,以解决仪表精度提高和合格率问题.采用微观工艺特征分析方法思路,从产品设计技术特征(原理特征和性能特征)角度,从更微观、更微小的细节去识别、分析加工合格的零件存在的某些特征状态.初步分析了动压马达半球零件加工表面存在的两类微观特征可能导致惯性仪表生产合格率低、参数稳定性差的影响机理和特征形成的制造因素,提出了改变和完善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供了再入飞行器鼻锥材料筛选试验的结果,这些筛选试验是在俄亥俄州莱特·彼得逊空军基地的空军飞行动力实验室再入鼻锥试验设施上进行的。这些试验称为“M组”试验,是政府部门为发展先进鼻锥材料而进行的若干批鼻锥筛选试验中的第一批试验。至少有10个承包商和政府部门参加了这些试验,共计试验了75个模型和21种材料。这组试验的结果以及试验后的若干分析工作,为当前的鼻锥材料建立了一个广阔的数据基础。这些模型中。有4种是石墨材料,有17种是碳—碳材料。碳—碳编织形式包括1—1—1、1—1—3、1—1—4、1—1—5、2—2—1、2—2—3、2—2—4、2—2—6的排布形式,外加一种极向编织方案。关于碳—碳的制作,至少包括了五种工艺方法。从鼻锥材料在再入鼻锥试验设施中展示的性能来说,最好的材料是994石墨和2—2—3精细编织碳—碳。另外。其余那些石墨和几种碳—碳结构也都是有希望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10.
2001年 3月 23日,北京时间下午 13时 44分,全世界都在以惊诧、焦虑的心情等待着前苏 联“和平”号空间站脱离地球卫星轨道,结束其 15年辉煌的科学研究生涯,悲壮陨落地面 的历程。高速坠落的这个人造实验室会不会引起山崩海啸、会不会砸中人、会不会造成环境 污染都是人们担心的由来。   在此之前,尽管俄罗斯的科学家们进行了最精确地规划、计算和电脑模拟,认为“和平 ”号空间站在整个坠毁过程中,引起意外事故的可能性是 1/ 1000,但是“和平”号的坠 毁还是引起了日本、南太平洋各岛国和环境保护团体的担忧。原因在于这个长 33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