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航空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头部几何微扰对流动不对称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低耗散的Roe格式,数值模拟了头部几何微扰对细长体不对称绕流的影响.计算发现,周向网格的加密本身也是一种微扰动,会对流场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再加上头部几何微扰,随其高度的变化,侧向力分布显示出类似于几何扰动周向角变化时产生的双稳态现象.在对应的攻角下,头部扰动的方式决定了头部分离的方向,进而决定了后体的流场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集发动机涡轮后温度以及温度响应时间、平衡占空系数等信号,比较了国内综合电子调节器与俄制综合电子调节器对涡轮后温度响应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在在研制过程中忽略了动态特性,国内综合电子调节器的超前控制降低了发动机的加速性和性能,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3.
单逆变器驱动的多相电机串联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同一逆变器(VSI)供电的多电机独立运行的问题,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广义零序谐波分量的多相电机串联系统。文章对这种新型的单逆变器驱动多相多电机串联系统的发展需求、工作原理、国内外研究概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深入地分析了这种驱动系统的优缺点,总结了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采用三角扰动块加单孔位微吹气进行大攻角细长旋成体绕流非对称涡控制的组合扰动技术。结果表明,组合扰动可以实现旋成体侧向力的渐变控制。对流场结构的分析发现,组合扰动是通过改变旋成体头部流场涡结构从而实现了对整个非对称流场的控制,据此可以确定能实现侧向力控制的有效吹气孔周向位置。计算中还发现,吹气孔位于离顶部较远位置时,侧向力随吹气强度变化平缓易控制,但需以较大吹气强度为代价。  相似文献   
5.
柳阳  张千一  荣莉 《飞机设计》2013,(3):59-61,67
采用故障树排故方式,逐项查找引起数控系统滑油压差信号异常突跳的原因。经过对飞机设备采集滑油压差信号(Pm)的电路原理分析,以及飞机参数转换设备抽引数控系统滑油压差信号的专项试验,控制器与飞机设备地面联调试验验证,找到数控系统Pm信号异常突跳的原因,是由于发动机数控系统与飞机参数转换设备连接后,在飞机设备出现异常不供电的情况下,会导致飞机设备与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器阻抗不匹配,此时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器测量的Pm信号会出现异常虚高。通过改进飞机设备Pm测量处理电路,使其满足控制器阻抗要求,保证数控系统测量Pm信号正常。  相似文献   
6.
新校区后勤保障多元化模式的内涵,是多形式、多内容、多渠道、多体制地开展后勤工作,是将新校区后勤保障工作以转让经营权、托管权等不同方式所形成的后勤保障新格局,它不仅可缓解后勤运行资金压力,也可大大增强后勤运行活力,是各高校目前积极探索与实践的新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