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35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各向同性基层上椭圆形子层的屈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改进文献[1]中假设的挠度函数,使Rayleigh-Ritz法能用于计算准各向同性基层上任意对称椭圆形子层的临界应变,然后以单向层板为主,探讨了临界应变随基层泊桑比ν,椭圆半轴之比λ,子层角θ和单层铺设角α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起落架油气式减震器性能设计的传统法则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最大载荷法则的设计新概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攻角与马赫数对进气道起动影响的可比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速风洞变来流马赫数的能力有限,不易获得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马赫数界限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改变进气道模型攻角的方法来模拟来流马赫数的变化,分析定来流马赫数变攻角与定攻角变来流马赫数两种途径下二元进气道起动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助于风洞实验获得进气道的起动马赫数界限。结果表明,在Ma∞=5.9来流条件下,进气道不起动和自起动的临界攻角分别在12°~13°和0°~1°。定来流马赫数变攻角与定攻角变来流马赫数两种途径下,进气道不起动和自起动临界所对应的内收缩段入口马赫数基本一致。对于同一内收缩段入口马赫数,当变攻角跨度小于4°时,两种路径下进气道的内部流场与壁面压力分布规律符合较好;当变攻角跨度较大时,两者的差别也增大。对于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模型,当常规风洞的来流马赫数在进气道起动边界附近时,在一定的攻角范围内,可以尝试通过攻角机构连续改变模型安装攻角的办法来模拟变马赫数引起的进气道起动特性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机载多支路液体冷却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机载液体冷却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串联式和多 支路并联式液冷系统模型,并对两种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PID控制调节支路流量,对变工况条件下的多支路系统进行动态仿真计算。分析了电子设备工况、飞行高度以及飞行马赫数对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支路并联式系统的阻力更小;针对不同工况,多支 路系统可满足不同热载荷电子设备的冷却要求;飞行高度的降低和飞行马赫数增大均会导致多支路系统温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管制教员应该具备的资格条件以及为了顺利地开展见习培训工作,完成培训任务,管制教员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供管制单位及管制教员在培训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某引信测试仪的微波相位测试原理,结合测试仪具体特点,找出了影响微波相位测试的主要误差源,利用微波相位测量技术,逐一对误差源进行了误差分析,最后有针地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称谓最大载荷法则的设计新概念,本法则打破了传统的使用载荷法和静载荷法的局限性及不科学性,为油气式减震器性能设计参数的科学确定理出了一条简捷而普遍适用的新思路,并据此编制了设计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8.
模压工艺制备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模压工艺为主线,综述了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特点及其组织和性能;介绍了国内外不连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海南地区电离层闪烁监测及初步统计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为开展赤道区的电离层闪烁形态特性及相关物理过程的研究,空间中心海南台站建立了一套GPS电离层闪烁监测系统.该系统是利用Plessey GPS Builder-2系统开发的,对软件的源码进行了修改,使其能以高采样率(50/s)同时并行记录11个通道GPS信号强度数据.对2003年7—12月间L-波段电离层闪烁事件的初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电离层闪烁主要发生在日落后到午夜附近,其中9—11月较7—8月闪烁发生和结束的时间明显提前;电离层闪烁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在9—11月较其他月份明显增强,其中10月达到最大;电离层闪烁的逐日变化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闪烁的发生在秋分附近9月底到10月中旬的磁静日期间达到最大;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增强通常会抑制电离层闪烁的发生,这种情形在秋分附近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从最早的银盐金属板显影技术到胶片时代再到如今的数码科技,当摄影一直在追求真实还原光影世界和忠实记录内心感动时,桂全智却尝试着用数码相机无限放大了"绘"这个动词,为我们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