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比较平均分数法、等效组分法和产品分数法计算结果的误差分析,研究了稀土串级萃取有效分离系数计算方法的准确度.误差分析表明,在最小有效分离系数附近,平均分数法、等效组分法和产品分数法的准确度均很高.在极小有效分离系数附近,等效组分法与产品分数法的准确度较低,产品分数法的准确度相对较高.在最大有效分离系数附近,等效组分法和产品分数法的准确度均很低,平均分数法的准确度很高.与数学模型法比较,平均分数法与等效组分法的准确度较高,产品分数法的准确度较低.平均分数法的准确度和适用性明显优于等效组分法和产品分数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制备了乙酸铈品体,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其中铈的含量,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利用高温综合热分析仪对其进行了热重和差热分析,讨论了乙酸铈晶体在空气气氛中的热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3.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因素对刚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得复合材料中,当聚氨酯含量不高时,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耐热稳定性能同时得到提高;若刚性聚氨酯含量超过一定范围,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比较了聚酰胺、咪唑、三乙胺、三乙烯二胺四种固化剂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聚酰胺固化效果最好,咪唑的固化效果次之,三乙胺固化改性后的力学性能较差,而三乙烯二胺不能完全固化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得了拉伸强度为54.6MPa,冲击强度为12.025KJ.m-2的高韧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在304不锈钢表面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多孔结构铜层,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对镀层微观形貌、厚度、孔隙率以及比表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沉积电流密度能在304不锈钢表面获得颗粒状、树枝状和针状形貌的不同镀层;随着电流密度的提高而镀层厚度增大,但彼此不是线性关系,随着电流增加,镀层厚度增速变缓;镀层孔隙率随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加,当电流密度达到6 A/dm~2后,镀层孔隙率维持在93%~96%之间;镀层比表面积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快速增加,然后缓慢增加趋势,10 A/dm~2条件下的镀层比表面积是4 A/dm~2的10倍。  相似文献   
5.
光助芬顿法处理苯酚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本文确定了紫外光助芬顿法处理水中苯酚的最佳条件。采用紫外光助Fenton法处理浓度为10mg/L的苯酚废水,最佳条件为H2O2浓度为0.15mol/L;FeSO4浓度为0.015mol/L;pH=3.5左右。反应时间40min左右。并对其反应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蓝色中性墨水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蓝色中性墨水进行了系统分离 ,对分离组分进行了初步鉴定 ,确定了该墨水主要由溶剂水、颜料酞菁铜、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保湿剂和增粘剂等组成 ,所测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99.7%。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TiO2 粉体 ,考察了它当铬离子存在时对汞离子溶液的光催化还原效果。结果表明 ,当TiO2 的用量为 2g/L、汞初始浓度为 7μg/mL时 ,光催化还原效率最高。在体系中通入N2 保护 ,还原率明显提高。用无定形TiO2 作为光催化剂 ,还原率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以碳酸铈为原料合成高纯氢氧化铈的原子经济性。分别采用原子利用率和原子效率因子为技术指标,对传统工艺流程与绿色化学工艺流程进行了比较。与传统工艺流程相比,绿色化学工艺流程的原子利用率提高3.91倍,原子效率因子提高2.16倍,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应用化学综合实验教学中,针对低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合成及分析的实验进行教学改革。采取改变教材中实验条件设计正交实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串级萃取最优萃取比精确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萃取比是优化串级萃取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本文导出了计算最优萃取比的精确方程。相同条件下,最优萃取比精确议程的计算结果误差小于现有的最优萃取比方程。当分离系数小于3时,计算最优萃到比既可用最优萃取比方程,也可用最优萃取比精确方程。当分离系数大于3时,计算采用最优萃取比精确方程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