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63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37篇
航天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作为智能交通的重要基础应用,其安全稳定地运行是交通系统乃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最大连通度、连通分支平均规模、全局网络效率等参数为脆弱性测度指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应用车辆仿真软件(VanetMobiSim)建立了VANET网络拓扑模型,详细研究了在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模式下脆弱性量化指标随节点移除比例的变化关系;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节点密度、信号辐射半径及不同攻击策略对VANET脆弱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VANET在蓄意攻击下比较脆弱,基于节点介数的蓄意攻击效能最强;节点密度、信号辐射半径越小,VANET连通性越差,网络越脆弱。所提方法和结果为VANET拓扑控制优化和网络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适应机翼控制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自适应机翼控制技术又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如主动吸气技术、自适应鼓包、柔性后缘及其它们的组合等,这些技术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机系统的接地系统中,一些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本文结合几个计算机系统安装调试的经验,及现有的ATC雷达模拟系统实体,就机房屏蔽地线、防雷击地线、交流地线、系统地线给予介绍和简单的论述,并给出一些经验值,还说明了直流地悬空的危害和地桩的埋设方法。另外,简要介绍了机房的防火设施,以便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崭新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法──MIM技术,着重阐述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发展现状,分析了它在航空制造领域,尤其是在航空零件精密铸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多属性群决策分析中,由于涉及到各属性评价值的综合和专家个体评判的集结,所以决策群体很难对方案直接评优,针对多属性群决策方法问题,给出了一种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了每位专家多属性数值决策矩阵和理想点的定义;然后通过定义专家群体贴近度矩阵和专家群体理想点,给出了基于多属性数值决策矩阵形式偏好信息的群决策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激光冲击处理抗疲劳断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24-T62铝合金为对象.研究了高功率密度激光冲击处理对应力集中试件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处理可大幅度地提高应力集中区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7.
8.
随着高马赫数飞行器研制需求的增加,急需脉冲型风洞运行范围向中低马赫数段扩展,特别是需要具有跨马赫数运行能力。以路德维希管原理运行的管风洞试验设备,由于建设及使用成本较低、参数调节方便、流场品质高等优点,已在亚/跨/超声速及高超声速领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体现出了宽马赫数的应用潜力。本文分析了宽马赫数脉冲型风洞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路德维希管风洞及其在宽马赫数应用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宽马赫数喷管设计技术、高温管外加热技术以及高温高压隔离技术。  相似文献   
9.
ATC 模拟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实时性很强的控制系统,要求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很高。而对于一个系统来讲,其中央存贮系统是保证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之一。在我们引进的系统中,它的容错技术在设计上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就其存贮系统的结构、容错技术及支持电路这三部分予以说明和论述,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包括感应式、磁耦合谐振式等传统形式的无线能量传输方式传输距离限制的缺点愈发凸显,制约了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推广。而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的思路,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微波无线能量传输应用系统根据接收端的状态不同分为静态应用系统与动态应用系统两种形式。静态点对点的输能系统包括艾利波束传输系统、点对点传输系统;动态传输系统的实现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主流的技术包括:基于相控阵技术的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基于方向回溯技术的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基于时间反演的微波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本文从微波无线输能系统的架构,不同工作方式的输能系统进行研究技术发展总结,最后在现有微波无线输能系统的研究进展基础上,分析概括了微波无线能量传输应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