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航天技术   7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药在改善模拟失重兔主要脏器形态学变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探讨中药作为一种新的防护措施的可能性。实验动物为53只白兔, 用头低位悬吊方法模拟失重, 时间7天。实验前将兔分为四组:对照组, 悬吊组, 川芎组, 丹黄组, 实验中分别喂水或喂中药。实验后取脑、心、肺、肾、腹主动脉、比目鱼肌等6个脏器制片, 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是两种中药均有改善模拟失重兔主要脏器血循环和组织结构的作用, 丹黄合剂的作用优于川芎。这说明中药作为一种新的防护措施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航天飞行初期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及“空间适应性综合症”的机理,实验观察了12名受试者在头低位6°卧床期间心率、呼吸、体温和脑电的变化。实验中所有指标均同时记录在卧床实验室配套的生理测试处理系统上,并用此系统对各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计算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头低位卧床中人体内的一些重要生理功能如心率、呼吸、脑电的昼夜节律仍存在,但出现一定的紊乱,表现在:①心率昼夜变化双峰波消失或模糊,时相推迟。②体温昼夜节律变化不明显;额部皮肤温度无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腿部皮肤温度在卧床初期明显增加,之后波动较大。③卧床中脑电α波段功率谱值下降,而δ、θ波功率谱值上升。卧床中R-R 间期频谱分析和脑电功率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卧床中心脑的调节和皮层的兴奋性也发生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3.
模拟失重时家兔耳廓微循环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失重时体液头向分布这一因素对微循环的影响,比较了两组兔(平卧组和头低位20°悬吊组)在实验7天中耳廓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证明体液头向分布可引起一定的微循环障碍,表现为毛细血管和细静脉管径变粗、流速减慢、血液在静脉中潴留、红细胞聚集、耳廓出血及立位时微血管调节功能发生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出现相应变化。本文分析了其中一些变化的起因,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6°卧床模拟失重对T淋巴细胞受到有丝分裂原刺激后增殖能力和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辅助/炎性T细胞亚群(CD4+T细胞)、杀伤T细胞亚群(CD8+T细胞)、及表达CD25分子细胞数的影响,同时观察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的改变,来探讨免疫功能的变化与内分泌系统改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模拟失重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与内分泌系统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5.
载人航天或模拟失重后,航天员会出现运动能力与立位耐力降低,其发生机理与多种因素的改变有关.为进一步验证这种变化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障碍的可能相关,本文研究模拟失重过程中心脏与外周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与卧床后立位耐力降低的关系.结果表明,6名被试者的HRV谱的总功率(TP)及低频(LF)、高频(HF)成份均减少,而LF:HF比值在卧床后期有增大趋势.卧床后HUT初始6min所有被试者心率明显快于卧床前的相应值.说明模拟失重后心脏迷走神经反应与外周血管交感神经活动水平降低,心脏交感神经活动水平逐渐升高.但卧床后HUT时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反应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比较了具有三种不同心收缩功能潜力被试者在运动后心动时相的变化,找出了反映他们心收缩功能的三个时相参数(IC、LVET/R-R、MT/R-R),据此制定出航天员心脏收缩功能的选拔标准,对其实验依据及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用立位加下身负压作为负荷,被试者心血管反应可分成四种不同特征,即血管型、混合型、心脏型和欠调型。它们主要特征分别表现为:血管型以增加外周阻力为主;混合型心率和外周阻力都明显增加;心脏型心率增加非常明显;欠调型心率和外周阻力都调节不上去。负荷耐力以血管型最佳,混合型第二,心脏璎第三,欠调型较差。在卧床期间,被试者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也表现为血管型和混合型较其它两种反应类型为好。卧床前后负荷试验的反应特征基本相似。用模糊数学的概念处理这些数据,可以定量地比较出心血管反应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