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航空   8篇
航天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管制员的激励问题始终是空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点工作。由于物质激励容易实施、便于量化,为各单位所重点使用。但面对管制运行环境和情况的不断变化,单纯的物质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使管制员感到满足和幸福,其效用也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不断降低。而在物质激励受各种因素制约不能在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情感激励,不失为增强管制员工作幸福感和自豪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鉴于管制员工作对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对于管制员的选拔研究和实践均十分重视,特别是欧美航空发达国家更是在管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化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逐步建成和空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完成,空管运行保障和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不断加大管制员队伍建设力度,切实提升管制队伍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有力地提升管制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实现苏兰根局长在《2009年空管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打造一支管理型、专家型、应用型相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空管专业化队伍”目标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空管安全与效率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管制员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各级部门长期以来对管制员的培养予以了重点关注,管制员培养数量和质量短期内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2007年空管一体化改革的完成,我国空管步入了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总不是一帆风顺,既会经风雨,又会见彩虹。研究管制员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关注其职业成长历程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该过程中的几个危机阶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管制员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发展需要,为管制单位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队伍建设打下基础,从而有效地促进管制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鉴于安全始终是空管各项工作的首要目标,为了保证管制员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各级管制单位制定了一系列奖罚办法,对管制运行安全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奖罚机制对于管制员的激励效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处罚对管制员的影响远大于奖励,而我们对其研究又少之又少。因此,本文试图从我国管制处罚的概念和分类着手,通过对管制处罚作用的描述,旨在和大家就建设科学的和和谐的管制处罚文化做一些有意义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加快培养空管核心人才努力破解民航发展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才支撑民航空管发展,民航空管发展孕育人才。管制员是空管的核心人才,管制员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民航空管系统的发展,关系着航空运输的安全、有序与顺畅,关系着实现从航空大国到航空强国战略的需要。为有效地解决我国管制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不适应快速发展的航空运输业需要的突出矛盾,总局空管局认真落实总局提出的“人才强业”战略,以加快培养管制等核心人才为目标,紧紧抓住选拔、培养、使用三个环节作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中国米制缩小垂直间隔(Reduced Vertical Separation Minimum:RVSM)高度层配备标准.于2009年11月19日成为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公约《附件二》中的标准,并正式适用。  相似文献   
9.
空中交通管理是民航安全保障体系的支柱之一,坚持持续安全理念,实现持续性安全是科学发展观对空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管制运行现场作为保障空管安全工作的“桥头堡”和落脚点,具有为航空用户提供直接、连续服务的行业特点,最能体现持续安全理念,也最能实践持续安全理念。因此,坚持以持续安全理念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空中交通需求,我们在提升空域系统容量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但空域仍变得越来越堵,延误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空中交通拥堵问题是空中交通供需求失衡的反映,更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反映,但同时又降低了人们的出行质量。与此同时,美国、欧洲与我国空域面积相近,飞行量数倍于我国,但却呈现另一幅景象,除了空域管理体制、空域要素配置比例以及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外,我国空中交通规划本身也值得反思,特别是起着核心统领作用的骨干肮路航线网络规划更应顺应政策环境、技术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转变理念思路,尽量让拥堵不要发生在航路上,更不要发生规划思路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