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航空   8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1.
在机场混凝土道面的建设和养护工程中,对混凝土板块之间的接缝要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水进入并破坏道面。过去,由于人们对道面保护的研究不够,接缝密封的防水作用和对于保护混凝土的重要性被忽视。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机场混凝土道面的损坏,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接缝密封差、使水进入所导致。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民航会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新建、改(扩)建了一大批民航机场,极大地改善了我国民用航空的运输条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到2003年底,我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共有民用和军民合用机场143个,机场密度为0.149个/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
4.
大型客机垂尾结构自动化装配技术的实现应从设计和制造两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建立飞机自动化制造装配系统,应结合现有零件制造精度、飞机结构特点和装配工艺能力,综合考虑国内现有飞机的制造能力、批产数量及制造技术水平,立足国内,有选择性地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促进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民航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航从36个航线机场(含几乎由原苏联航空公司承运的新疆地区的航线机场,不含港、澳、台机场)、12架“两航”起义飞回祖国大陆的飞机起步,投身到祖国的经济建设中来,到1978年,全国旅客运输量231万人次,先后对20余个机场实施了新建、迁建或改(扩)建,中国大陆航班机场(不含港、澳、台)增加到了78个(其中军民合用机场36个),但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仅24亿元左右,年均投资额不足1亿元。  相似文献   
6.
机场的总体规划(总平面规划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是指导机场建设发展的基础性文件,是实施机场管理必不可少的规范化文件。它应当是建立在全国民航机场发展规划及机场所在地区的区域性民航机场发展规划的基础之上、围绕着各机场的实际和区域内各机场的功能分工,规划其未来发展的蓝图。总体规划(总平面规划)一旦审批通过,各级领导和部门、各驻机场单位都应坚决的执行。机场总体规划一般还要纳入机场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内,保障机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批复后的机场总体规划一般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将失去其指导性作用,但它也并非一成不变,需要结合机场的实际需要,每隔5年左右时间进行一次调整修订。  相似文献   
7.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差异较大,著名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全国的高原机场、高高原机场全部集中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云南、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高山峡谷地带。2005年我国共有开通民用航空运输的定期航班民用和军民合用机场136个(含未开展旅客运输的梧州机场),颁发了机场使用许可证的停航保管机场7个(安康、朝阳、黎平、广元、阜阳、九江和梧州),不含民航停止使用的吉林机场,全国机场总数142个。截止到2007年底,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中,西 部机场的建设特别是支线机场已经被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然而在西部机场的建设中,如何有条不紊分期分批地进行建设,避免有效资源的浪费,使国家投资充分发挥效益,推动地方经济的建设,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目前我国内地的民用航空运输网络已经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三大中心、以省会机场和旅游及沿海开放城市机场为干线机场的航空运输格局,但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枢纽机场,中枢式航空网络尚未形成,航空运输的重心仍然以城市对飞行为主,干线机场的作用明显,支线机场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