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1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正> “颤振实时分析系统”是航空航天工业部振动环境课题组于1985年~1988年期间组织研制的一项课题,它是参考80年代美国波音公司的振动和颤振分析方法,吸收国内最新研究成果而发展的一套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  相似文献   
2.
针对机翼下带外挂飞机挂载组合多、振动分析工作量大及现役飞机更新外挂改装的需求,通过机翼/外挂系统模型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试图探索基于混合建模的带外挂飞机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技术,即以无外挂飞机的GVT模型与经试验验证的外挂有限元模型为基础,采用自由界面模态综合进行混合建模,完成飞机机翼/外挂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以机翼/外挂系统模型为例,验证了混合建模技术在机翼/外挂系统固有振动特性分析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统计学中的方差分析对待修正参数进行筛选,利用对修正参数的方差分析结果,选择对响应特征有显著影响的参数作为修正对象。再利用试验设计方法,通过有限元计算,获得一系列试验点的响应特征,拟合出响应特征关于修正参数的响应面模型。模型修正时,用响应面模型替代有限元模型进行迭代计算。由于只需要在试验点的响应特征计算时调用有限元计算程序,对于大型工程结构,可极大的提高修正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MSC.Nastran平台,利用其优化设计功能,提出能应用于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中的优化策略。经过算例和工程实际结构计算,证明该优化策略能有效提高模型修正的精度和收敛速度。修正完成后,能显著地降低修正模型和目标模型的结构参数、频率误差和提高模态相关性,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基于地面振动试验(GVT)结果和优化算法的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FEM)修正方法及其在AC500飞机中的应用,其中包括结构动力学FEM修正中的几个环节——全机FEM的建立、模型匹配、试验/分析相关性及修正参数的选取,并且还介绍了基于GVT结果和优化算法的结构模型修正中产生的特殊问题——模态跟踪(Mode Tracking)。最后给出修正后AC500型飞机FEM分析固有振动频率和模态,并对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讨论了利用GVT结果和优化方法的飞机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提供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达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的修正方法和计算过程,并给出了在AC500飞机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全机动力分析中,对机身建模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将机身建成梁式结构,另一种是将机身建成由长桁、隔框和蒙皮组成的简式模型。分析了两种建模方式的优缺点,并依据飞机总体设计的概念,按相似理论对吹风模型动力特性设计的方法,仿真构造了在研飞机,并按两种方法建成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全机振动特性分析和颤振分析,论证了两种建模方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结构动力模型修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丕骞  张凌霞 《航空学报》1992,13(9):472-475
本文基于灵敏度分析和Taylor级数展开式提出了一种参数型结构模型修改方法。为了改进模型修改精度,本文从能量的观点出发引入一权矩阵,并给出模型修改方程的加权最小二乘解。数字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度,并且在利用结构模态试验数据进行修改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算法和GVT结果的结构质量型修正方法,利用模态正交性条件构造目标函数,并考虑结构总质量特性约束,利用GVT结果对给定的粗糙的结构离散质量分布进行修正,数值仿真表明,该法提高了结构质量模型的精度,使修正后的离散质量分布与真实的离散质量分布吻合。  相似文献   
10.
在飞机打样设计阶段除了需要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颤振稳定性要求,根据相似理论,并利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对某机翼低速颤振吹风模型的动力特性-包括模型的一阶弯曲、一阶扭转和二阶弯曲频率进行了设计。改变了过去那种凭经验反复试凑的设计调参方法,提高了模型设计的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具有良好工种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