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航空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朱荣章,广东省开平县人,自费赴美,入费城积梳飞机工程学校学习,至1923年转往芝城的近士飞机专门学校.毕业后,复回费城,自造飞机一架,得到中外人士赞扬.再往烟省查士的飞机工程大学,力求深造.至1929年毕业后,被聘任于芝城希夫飞机工厂,继续研究、设计、制造飞机的工作.在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的思想鼓舞下,于同年毅然回国,为祖国的航空事业效力.  相似文献   
2.
广西柳州九厂,历史悠久,它的前身是广西最大的柳州机械厂,于1932年秋,改为广西航校飞机修造厂,由黎国培任厂长,曾在美国当工程师的归国华侨朱荣章任总工程师。在此期间,除修理航校的飞机之外,还曾自行设计、制造航校第一架单翼初级教练机,于1933年6月24日在柳州机场试飞成功。又先后仿制“亚  相似文献   
3.
我热爱航空事业,对《航空史研究》季刊,如获至宝,每篇文章必读.今天收到该刊总第60期,我反复读了季文美校长《关于“航空工业总史”打印稿的几点意见》,感受良多,特别是文中所说的:“对建国前培养的科技人才在航空工业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重视得很不够.……我提这个意见,不是为什么人叫屈,而是希望有助于澄清历史事实,加速改变某些人几十年来的偏见:“似乎旧社会来的知识分子思想上是改造对象,工作上是可有可无的累赘.……”感同身受.民航也有这种情况,正如邓汤美在《航空史研  相似文献   
4.
党的领导、关怀、培养和信任,使我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上半期,多次为中央首长专机服务,以尽对祖国的忠诚,这是我最难忘的岁月,也是毕生最大的荣幸。虽是30年前的往事,但回忆起来,倍加欣慰,现将当年的实况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战争的胜利,我广大机修工人在极其艰险的条件下,忘我地抢修飞机,启动飞机,流血流汗,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不愧为无名英雄,永远值得我们中华子孙学习和崇敬。遗憾的是,长久以来,他们的英雄事迹却鲜为人知。如不及时将之记录下来,中国近代机修工人这段光辉业绩,将会史随人去,被湮没掉。本文就是作者冯华超同志出于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不顾年老体弱,不辞劳苦,毅然自费外出拜访幸存的老战友,共同回忆往事之后,根据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材料撰写出来的,真实感人,极具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海如同志(1920—1993),陕西省旬邑县人.1933年2月在本县参加工农红军,被编入陕北红26军少年先锋营.1950年9月由陆军选拔到空军六航校学习,1951年7月任空军18师52、53飞行团团长,参加抗美援朝.1954年8月被推荐到南京军事学院空军系学习.他刻苦钻研,努力学习飞行技术和指挥知识,为祖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走马上任新中国民航事业是周恩来总理始创的.在周总理亲自领导和党的地下组织具体策划下,于1949年11月 9日出现了震惊中外的“两航”起 义.周总理指出“两航”起义是新中国民航事业的起点,又指出,我国的民用航空事业,将来还要发展到比过去的航空公司要大好多倍呐.在周总理  相似文献   
7.
今年12月18日是冯星航烈士牺牲59周年,于去年(95年),在广东台山家乡建立一座冯星航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有对联和碑,以作纪念,见上图。现将他的主要事绩概述于后。 (一)美国学飞 冯星航是我父亲,广东台山石岗村人,1897年8月9日出生在贫农家庭,家乡匪患严重,生活艰难,被迫离乡别井,漂洋到美国,在华侨的洗衣馆打工,日夜操劳,节衣缩食,数年后积资自开小洗衣店。当年孙中山先生号召“航空救国”,父亲毅然自费到航校学飞行,边工边读,后来卖掉洗衣店,所得美金全部交纳飞行学费,专心致志学习飞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