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航空   8篇
航天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无线应急通信作为综合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洪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有着传统网络无可比拟的便捷性和经济型.中继节点作为无线中继网络的关键环节,其选址将直接影响整个应急通信网络的性能.复杂环境无线应急通信中继节点选址依靠现场实地调查和测量,但会存在选址速度慢、中继节点冗余和通信链路质量差等问题.针对以往这些...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选取了西安航空学院"程序设计基础"和"计算机文化基础"两门计算机公共课程,采用了任务驱动式、基于问题求解等教学模式,通过计算思维的研究与实践,提升了学生计算机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促进计算机教学方式的变革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端壁侧向出流对透平轮缘密封的影响及优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康  林立  任静  蒋洪德 《推进技术》2014,35(6):758-765
在燃气轮机的设计研究中,用于冷却静叶端壁的气体会有一部分从端壁的侧面沿轴向流出,这部分气体恰恰处在轮缘间隙密封流体和主流的交互作用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真实工况下端壁侧向出流与动静叶间隙密封流的相互影响,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均匀布置出流孔结构。结果表明端壁侧向出流能够抑制主流侵入涡系的大小和深度,当端壁侧向出流量Rm=10%能够将密封间隙冷却60~80K;新提出的非均匀布置端壁侧向出流孔结构能改善对静叶尾缘附近这些燃气入侵严重区域的密封效果,Rm=10%的情况下非均匀出流形式在静叶尾缘区域的密封效率能够提高3%左右。  相似文献   
4.
Petri网以其简洁、直观、潜在模拟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离散事件系统的模拟和分析中。随着业务流程建模、工作流概念的出现以及Petri网技术的发展,Petri网也被用于工作流模型的建立。在介绍工作流和Petri网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例研究如何使用Petri网建立模型,并进一步做了可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心进气转静盘腔一维流动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立  谭勤学  吴康  任静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11):2584-259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动盘面边界层夹带流量进行分析,以改进转静盘腔一维流动模型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边界层速度分布的1/7幂律假设低估了自由盘边界层夹带流量,从而影响了一维流动模型对源区边界的计算精度;传统的关联式未能有效地归纳不同工况下转静盘腔内动盘面边界层夹带流量,从而影响了一维流动模型对核心区气体转速的计算.通过归纳数值模拟结果中的自由盘和转静盘腔内动盘面边界层夹带流量,对传统一维流动模型中源区边界及核心区气体转速的计算提出修正,并对修正后的一维流动模型进行实验验证,表明该修正明显改进了一维模型对腔内径向压差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
小流量下转静系盘腔传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敏液晶(TLC)瞬态传热实验技术对小流量下的中心进气转静系盘腔传热特性进行研究,介绍了同步触发拍摄系统,考察了流量与转速变化对动盘面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工况范围内,流量变化对动盘面中低半径处传热影响较大,对高半径处影响较小;转速升高使动盘面传热效果整体增强;当湍流流动参数较小时,动盘面中高半径区域努塞尔数随半径增大而增大;采用湍流流动参数对动盘面平均努塞尔数进行归纳,实验结果与雷诺相似分析结果的偏差小于15%,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雷诺相似对转静盘腔传热问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速公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通过对Hadoop框架和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等云计算核心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Hadoop框架的海量数据存储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基于Hadoop云存储的高速公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高速公路远程视频监控过程中遇到的海量数据存储管理问题,具有开发成本低、处理速度较快、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韩昌  李佳  李雪英  任静  蒋洪德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12):2770-2778
基于压力敏感漆(PSP)实验技术研究了具有双射流、圆孔和扇形孔的气膜冷却系统在主流湍流度为6%,吹风比分别为0.5,0.8,1.0,1.2和1.5时的冷却特性.圆孔平均气膜冷却效率在吹风比为0.8到1.5范围内逐渐降低;而双射流和扇形孔在整个实验范围内随吹风比的增大而升高,这表明双射流很好地抑制了射流与壁面的吹离.在同等条件下,双射流气膜冷却效率优于圆孔,而低于扇形孔.实验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清楚地表明了圆孔、双射流和扇形孔分别形成的肾形涡系、反肾形涡系和弱肾形涡系是形成各自气膜冷却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涡轮叶片内部冷却通道传热和压力 分布特性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伟  阚瑞  任静  蒋洪德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12):2779-2786
针对带45°肋片圆形弯头U型通道进行了传热和压力分布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中进口雷诺数变化范围在30000~55000之间.研究表明,肋片引起的横向二次流在弯头前区域是强化传热的主要因素.不同雷诺数下传热分布和压力分布的趋势完全一致,但弯头区后半段上传热分布有所差异.通道中的最大压降出现在弯头区,进口雷诺数越大,弯头损失系数和总损失系数都有所减小.流体在圆形弯头中,加速效果没有矩形弯头强烈,弯头区和弯头后的传热较矩形弯头都有较大幅度地减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