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423篇
航天技术   148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3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先简述苏联航天站的基本构造和发射情况,尔后详细介绍苏联航天站在地面观测、空间生产、科学实验、植物种植和舱外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就;科学实验包括医学实验、金属工艺实验和材料实验等;在航天站舱外进行的活动有机器安装、金属加工和维修设备等.最后介绍苏联航天站的诸项服务性工作,如接送宇航员、运送补给品、运回研究资料和维修航天站等.  相似文献   
92.
以国内外近年来的结构动力学研究及型号设计工作为基础,对地空导弹结构动力学研究的动向作了综述,详细讨论导弹设计中的主要结构动力学问题,阐述结构设计中的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及动力响应与载荷识别.颤振是地空导弹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动力学问题,应首先考虑升力面颤振,特别是全动舵颤振分析,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模态叠加法.风洞模型试验是主要的颤振试验方法.最后叙述全弹组合体颤振计算及控制系统与颤振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3.
美国洛克威尔公司Rocketdyne分公司用机器人气体保护钨极电弧焊焊接航天飞机主发动机.该公司在独特的焊接结构中采用的是高强度合金钢,其中包括镍基和铁基的铬铁镍合金和不锈钢.采用机器人技术能解决这一焊接所带来的难题.这项技术包括初步使用预编程机器人焊接单元、视觉焊缝跟踪器、焊缝熔池焊透传感器和脱机编程.对该焊接系统结构、性能和操作顺序作了详细介绍.焊接系统的核心是Cybotech机器人和RC-6控制器.最后叙述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和Rocketdyne公司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4.
傅芳 《成飞科技》2003,(1):43-45
本文介绍了GB/T1.1—200l修订的背景、意义和修订原则,并通过对GB/T1.1—200l和GB/T1.1—1993的分析比较,阐明了新旧GB/T.1的主要差异,并就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GB/T1.1—200l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5.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电源分系统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的电源分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分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与其他传统电源技术不同,YH-1火星探测器电源分系统针对与俄罗斯福布斯(FGSC)火星探测器间的供电接口进行了适应性设计,并根据火星轨道环境特点,设计了适应长火影恶劣工作环境的自主休眠和自主唤醒等创新技术.地面试验验证了分系统适应性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表明设计满足火星探测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96.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深空小型无线发射机技术进行了研究.在系统设计中分析了X波段发射机的工作模式,选择适应的通信信道,采用一体化、轻小型化技术.关键性能测试结果表明:X波段发射机各项性能参数符合要求,工作稳定,可用于地面开展甚长基线干涉(VLBI)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97.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数管软件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萤火一号(YH 1)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数据管理软件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软件的组成.给出了控制需求与约束.软件综合利用立即指令队列、事件表、宏指令和指令状态机等机制,实现了对光学成像仪、掩星接收机、磁强计、等离子体探测包4种有效载荷,以及测控数传分系统的控制,可满足YH-1火星探测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
对接管接头采用1Cr18Ni9Ti 棒材生产,经过机械加工后与相同牌号管材焊接,焊接后酸洗发现
零件表面存在缺陷。通过对失效件缺陷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及显微硬度测试,并结合酸洗试验。
结果表明:对接管接头材料内部存在沿变形流线的贫铬区,导致该区域的耐蚀性差,在机加工的过程中贫铬区
暴露在表面或近表面,在酸洗过程中该区域被优先腐蚀,形成了蚀孔类宏观缺陷,此贫铬现象为原材料缺陷。
  相似文献   
99.
为解决传统载人登月方案中重型运载火箭难以研制、交会对接窗口选择困难等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现有技术条件的基于地月L1点的载人登月方案设想。基于对圆形限制性三体模型和地月三,点特性的分析,将载人登月任务划分为不同的飞行阶段,研究了载人登月任务的规模、系统组成以及各舱段的质量分配等。通过与基于环月轨道方案各参数的分析和对比,提出通过付出较小代价将基于环月轨道的载人登月方案转化为基于地月,L1点的载人登月方案的方法。结果分析表明,经方案转化,不但能充分发挥地月L1点的优势,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节省燃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0.
月面着陆器是实现载人探月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任务规划和着陆器参数两个方面对早期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月面着陆器( LM)、苏联N1-L3登月计划中的月面着陆器( L3登月系统)以及最近美国星座计划中的月面着陆器( Altair)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任务需求、月面环境和研究经费及基础设施方面对LM与Altair月面着陆器进行详细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新一代载人月面着陆器将沿着提高乘员运送能力、扩大到达范围、延长航天员生活时间及功能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并提出研制新一代月面着陆器应着重解决着陆器推进、结构、着陆障碍检测及缓冲以及月尘防护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