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5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满足星载高增益天线的应用需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带有相控阵馈源的伞状可展开反射面天线。首先介绍了反射面天线可展开机构的原理及设计,由碳纤维天线肋和金属编织网面组成反射面,在高精度可展开机构的动作下实现其收拢和展开,从而大幅减小其收藏包络尺寸。对于直径为1.14 m的可展开反射面天线设计了宽带相控阵馈源,采用金属Vivaldi天线作为相控阵单元,根据极化方式、焦径比和扫描范围选择排列成双极化矩形阵列,使可展开反射面天线在8~16 GHz内实现二维波束扫描,通过电磁仿真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宽带相控阵馈源能够有效地增加可展开反射面天线的视场,反射面天线在8 GHz、12 GHz和16 GHz时扫描到0°的增益分别是38.03 dB、40.65 dB和41.48 dB,扫描到+3°的增益分别是37.68 dB、40.68 dB和41.09 dB。  相似文献   
82.
传统的设计与分析中,大型网状可展开天线的金属网都作为薄膜看待.当薄膜张紧在曲线边界上时,必然形成负高斯曲率曲面,即反枕效应,使天线反射面型面精度降低.为了减少反枕效应的影响,通常的方法是减小曲线边界所围区域的面积,例如增加径向肋天线肋的数量,或者增大张力索网天线的网格密度,这些措施都增加了天线的复杂程度,带来重量的增加、加工难度的增大和展开可靠性的降低.在曲线边界所围区域中对金属网施加横向集中载荷,可以缓解反枕效应的影响,但由于金属网的薄膜特性,载荷施加点附近的曲面仍为负高斯曲率曲面,使的反射面型面精度的改善受到限制.文章研究一种具有一定弯曲刚度的薄膜材料,力求使用较少的牵引点达到良好的型面精度.分析采用弹性力学和板壳理论的基本理论,首先建立圆薄板在横向受到轴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方程,结合边界条件求出挠曲线的精确解析解.改变薄板的弯曲刚度,研究不同弯曲刚度的圆薄板在不同载荷分布下的挠曲线,并与标准抛物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提高网状可展开天线型面精度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3.
84.
为满足高通量卫星对反射面高精度型面和低成本要求,从碳纤维蜂窝夹层结构反射面在固化成型过程中的固化收缩变形角度出发,根据模具型面补偿原理,提出了反射面模具型面补偿设计方法,并基于六面体单元有限元模型和三维正交各项异性材料属性及三点边界约束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型面补偿后的铸铁模具加工得到的两米口径反射面型面精度达到0.096mm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为模具型面补偿和高精度反射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5.
为全尺寸反射面的实际成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建模仿真重点分析了外蒙皮装配偏差、自重及成型和使用温度差对反射面工作面型面精度(R.M.S)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蒙皮装配偏移量在0.5 mm内时,其反射面工作面理论R.M.S值的变化量为0.47 μm;在成型放置状态下,反射面11 kg自重其工作面理论R.M.S值变化量为0.55 μm;反射面夹层结构的成型和使用温度差110 ℃,反射面工作面的理论R.M.S值变化量为17.79 μm。  相似文献   
86.
星载天线在轨运行时受到空间外热流的影响,会经历周期性的高低温交变,导致其反射面产生热变形。为了保证星载天线稳定运行,选取某型号星载双反射抛物面天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对天线高温工况下的在轨温度场进行分析,进而将天线上分布的温度载荷作为边界条件映射到结构场中进行热变形分析;同时详细分析了材料属性、铝蜂窝芯厚度、碳纤维贴层厚度、反射面支撑约束位置等因素对双反射抛物面天线热变形的影响,以期为星载天线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7.
在未来的通信网络中,复杂的信道环境是制约定位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智能反射面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具有特殊电磁特性的人工二维表面,可以控制电磁波的吸收、反射与折射特性,从而实现对信道的调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从智能反射面的电磁特性及其在通信定位中的应用等方面归纳分析了其现阶段的研究成果,然后针对非视距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定位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不同的发射功率下均实现了定位误差降低50%以上,并且提高了定位鲁棒性,实现了对波束盲区的覆盖。最后,从新型定位场景、通信技术结合、资源分配和人工智能应用4个角度,对智能反射面定位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8.
针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的探测通信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X频段轻小型宽频圆极化反射面天线。该反射面天线采用了新型一体化紧凑馈源技术,实现馈源长度和口径减小20%的同时提高了反射面天线的口径效率,抵挡了火星的尘埃影响。经过对馈源进行的仿真优化,最终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在7.1~8.4GHz内口径效率可达62.3%,在深空探测的工作频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增益、驻波和圆极化特性,该天线已成功应用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  相似文献   
89.
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复杂多变环境和高能耗将是当前以及未来移动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低能耗、高效通信环境自适应调整将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可重构智能反射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技术的发展,为移动通信提供了低能耗、通信环境自适应可重构服务,满足了复杂通信场景下多样化设备服务需求。本文首先对RIS技术从原理、特点、优势等方面进行了概述;然后针对RIS具体的应用场景,对RIS技术优势进行总结;最后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总结了RIS技术可能面临的技术挑战,并进一步论述与展望RIS技术的发展方向。RIS技术将会进一步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变革,助力移动通信技术面向未来复杂、智能化场景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0.
文章主要研究在约束条件下,如何调节反射面使其尽可能达到理想抛物面的问题。首先通过空间解析几何理论,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空间,建立优化模型;然后通过坐标变换,求解出理想抛物面,并计算出了需要调节的面板和促动器伸缩量;最后通过检验,验证了模型和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