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644篇
航天技术   30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2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小推力发动机膜冷却工程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丁  张黎辉 《火箭推进》2007,33(2):20-25
为满足工程上对推力室内部传热流动分析的要求,应用分层流动理论,结合半经验传热和化学反应平衡模型,建立了分析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膜冷却的传热模型。以气氧/煤油发动机为例,初步实现了对定常情况下膜冷却过程的模拟。计算表明,冷却剂的质量分数,燃气的流动状态,喷注器尺寸等因素对冷却效果和发动机总体性能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新一代小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从工程实用观点出发,引入考虑主流紊流度影响的经验关系式,对McNally程序的前驻点、层流区计算方法和转捩模型进行了改进;引入“紊流度粘性”和间歇因子的概念,并综合考虑压力梯度、紊流度和进、出口雷诺数等因素对转捩的影响。对STAN5程序的层流区和过渡区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相似解方法计算前驻点区的流动和换热,作为STAN5程序的初始条件。用改进的程序,对C3x、MKⅡ、Turner、Daniels和VKI叶型,在多种工况下的二维外边界层流动和换热进行了计算研究,分析和比较了程序中积分法和差分法的特点,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工程设计计算的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73.
74.
采用混合分数平衡化学反应模型和离散液滴模型,研究了不同长深比和后缘倾角的凹槽在液体煤油双模态燃烧中的火焰稳定特性。结果表明,集燃料喷射、混合及火焰稳定为一体的凹槽,在所模拟的工作过程中增强了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和燃烧;并得到最优的凹槽结构;混合分数平衡化学反应模型和离散液滴模型能准确地预测煤油在双模态燃烧室内的喷雾燃烧。  相似文献   
75.
李凡  杨权 《红旗技术》2001,(4):3-10
在国内外发动机稳定性评定技术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发动机的可用稳定裕度,其值应等于或大于多个降稳因子的需要稳定裕度之和,其中考虑了翻修后发动机制造、装配公差对喘振裕度的影响。其于这种认识, 参照第三代发动机的使用实践,提出了翻修后发动机试车的失速边界的验收方法。此外也提出了控制发动机试车质量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6.
目前,各国的船用的工业用燃机,均走用航空燃气机改装的道路,但船用和工业用燃机有其自身的特殊设计要求。本根据WS9航机改装为船用和工业用燃机的设计试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对改装设计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可供今后改装设计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77.
78.
79.
雷震  代玉东 《火箭推进》2003,29(4):35-39
在温度测量中,需要根据不同参数的测量要求,选择适合的温度传感器及相应的测量、校验、数据处理方法.本文介绍了在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中,使用热敏电阻传感器进行液氧温度准确测量的技术.  相似文献   
80.
燃气蒸汽式发射系统内弹道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影响内弹道计算精度的若干因素,并就其中几个影响较大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开发研制出了一套用于预估内弹道性能的系统化程序。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适用于内弹道计算的数学物理模型,为燃气蒸汽式发射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