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76篇
航空   460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99篇
航天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61.
超机动能力仍是未来飞机的重要性能指标,而过失速机动控制的效果将成为决定近距空战胜负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参数学习和布谷鸟搜索(MPL-CS)的自适应反步法的过失速机动控制方法,以解决先进布局飞机过失速机动中严重的非线性、耦合性和迟滞性等导致的鲁棒性差和控制精度低等问题。首先,基于一套完整的先进布局飞机缩比模型大振幅振荡风洞试验数据,在给定的建模精度目标下,通过改进极限学习机(ELM)方法,建立了大迎角下先进布局飞行器精确的非定常气动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MPL的自适应反步法,以减少需要优化的参数数量。在不确定性和模型扰动的影响下,结合串接链分配方法完成了分配设计。基于CS方法对MPL下自适应反步控制律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经典的眼镜蛇机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控制精度高于传统的基于MPL的自适应反步方法,且充分考虑了工程的实际需求,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强。该方法为未来先进布局飞机的过失速机动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662.
基于非定常气动力辨识技术的气动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张伟伟  叶正寅 《航空学报》2006,27(4):579-583
选择离散型输入输出差分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非定常气动力建模,并将辨识得到的降阶模型用于气动弹性的数值模拟。1个马赫数下的颤振临界点的计算仅需调用一次非定常流场求解器。计算精度保持与非定常欧拉方程计算方法相当的同时计算效率提高了1~2个量级。计算了跨声速具有S型颤振边界的气动弹性标准算例-Isogaiwing和三维气动弹性标模算例AGARD445.6,辨识模型计算边界与非定常Euler方程计算结果吻合。证明非定常气动力辨识技术可以提供高效的高精度的气动弹性分析。  相似文献   
663.
康浩  刘守慎 《航空学报》1996,17(2):218-221
提出气动相似情况下旋翼桨叶气动力的转换方法。由此可利用已有旋翼或模型旋翼桨叶的实测内力预估未知旋翼相关状态的气动力。该方法基于旋翼桨叶载荷识别、相似转换和旋翼桨叶动力响应分析 ,将旋翼桨叶气动力分解为与桨叶位移相关和无关的分量后 ,由于气动相似的旋翼间与桨叶位移无关的气动力相等 ,即可实现气动相似动力不相似旋翼间气动力的转换、预估。以桨叶挥舞方向为例 ,导出稳定飞行状态下旋翼桨叶气动力转换、预估方程。最后由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64.
天空飞行与地面风洞实验动态气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寻找天空飞行与地面风洞实验(及数值模拟)动态气动力不一致的因素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课题,近10余年来,在3个动态气动专题领域内,空中飞行器动态气动特性与风洞自由飞实验结果多次的一致性,验证了一个新的命题:运动动力学(及运动自由度)模拟相似是天空飞行与地面风洞实验动态气动相关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5.
基于欧拉方程的尾迹面法气动力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飞行器气动设计中,气动力的分析与计算很重要。介绍了一种基于欧拉方程新的气动力计算方法。详细说明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用不同机翼在不同扰流情况下的气动力计算实例对该方法作了讨论与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飞行器的气动设计中是现实可行的,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6.
基于非线性试验气动力的飞机静气动弹性响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万志强  邓立东  杨超  严德 《航空学报》2005,26(4):439-445
分别使用线性和非线性静气动弹性分析方法,对某飞机纵向静气动弹性响应特性随飞行动压、攻角、平尾偏度和纵向过载变化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和飞行试验进行了比较。线性方法的气动力计算使用亚音速偶极子格网法。非线性方法由风洞试验提供刚体气动力,并使用线性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对其进行弹性化处理。通过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①使用刚体试验气动力的非线性分析方法能够获得和飞行试验比较一致的结果;②在线性方法所提供的结果中,翼面的弯曲变形及剪力、弯矩和扭矩等部分参数能为初步设计提供大致参考,但气动力系数的弹性增量、翼面的扭转变形、翼面的剪力、弯矩和扭矩的弹性部分可能不能为型号设计提供正确的指导;③不论刚体气动力为线性还是非线性,气动力系数随动压变化的趋势均呈线性。  相似文献   
667.
随着新一代先进有人或无人战斗机对高机动、超远程打击和隐身等性能提出要求,武器内埋式装载已成为必备选择。当内埋武器的质量-惯性载荷比非定常空气动力载荷大时,有效的武器分离通常不是问题;然而,当内埋武器的质量-惯性载荷比非定常空气动力载荷小时,可能导致内埋武器机弹分离过程出现俯仰角过大、急速滚转等不相容现象。本文针对内埋武器机弹分离相容性及流动控制方法开展非定常风洞投放试验探索研究,通过在武器舱前缘布置锯齿和矩形扰流板等被动流动控制装置,采用非定常风洞投放试验方法并结合高速纹影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有无流动装置对内埋武器机弹分离相容性的影响,并提出细长旋成体布局式的内埋武器机弹分离相容性的判据表达式。研究发现,布置在内埋武器舱前缘的锯齿和平顶扰流板能在气流扇形膨胀区域内产生扰流激波,该扰流激波所产生的高压作用在导弹头部能起到减小抬头俯仰力矩的效果,对机弹分离俯仰方向运动产生较大影响,但对导弹垂直位移的影响并不大。前缘锯齿扰流板对机弹分离相容性的控制效果比平顶扰流板要好。  相似文献   
668.
针对带有变弯度后缘的机翼建立了阵风响应分析的数学模型,并开展了阵风响应减缓的仿真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计算变弯度后缘给定动态偏转运动下的广义非定常气动力,并基于状态观测器法辨识CFD数据建立后缘动态偏转下的广义气动力模型,采用面元法计算模态运动、阵风引起的广义气动力,利用广义预测控制(GPC)方法设计阵风减缓控制律,在此基础上对变弯度后缘与传统铰链舵面动态气动力特性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变弯度后缘的GPC方法能够有效减缓由阵风引起的机翼翼尖加速度响应,翼尖加速度减缓效率为44.33%;相比传统铰链舵面,变弯度后缘偏转时弦向剖面上下表面压力分布更连续,相同舵偏下对机翼动态气动力影响更大,阵风响应减缓效率也更高,采用变弯度后缘进行阵风减缓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9.
王立波  荆志伟  唐矗 《航空学报》2023,(17):187-201
爆炸产生的波阵风以超声速或声速传播,且携带了高能扰动能量,它会对飞机产生显著的扰动作用甚至破坏作用。本文阐述了爆炸波阵风的模型,定义了波阵风与飞机的作用方法。将波阵风对飞机的作用折算为下洗效应,采用亚声速偶极子格网法,推导了波阵风对飞机的非定常激励力计算公式,基于此建立了波阵风中的弹性飞机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波阵风中的弹性飞机动响应仿真流程。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波阵风激励力计算方法有效,能满足工程实践需求;在质心处,弹性飞机与刚体飞机的动响应差异不大;在翼尖区域,由于气动弹性效应,弹性飞机与刚体飞机的动响应结果有显著差别;波阵风的激励能量主要集中于1 Hz以下,在构建弹性飞机动力学模型时可以忽略振动频率比较高的弹性模态。  相似文献   
670.
针对超低轨道升力式航天器对地观察的优势及其高机动特性,设计了一种近地点位于临近空间的太阳同步冻结回归轨道,并对气动力辅助与发动机推力相结合的轨道保持策略进行了研究。策略将轨道保持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自远地点飞向大气层,不施加控制;第2阶段在大气层内飞行,通过控制攻角和倾侧角调整航天器所受气动力,小幅改变轨道的升交点赤经;第3阶段自跃出大气层到远地点,利用轨控发动机调整轨道参数,回到远地点时除升交点赤经其他轨道参数不变。以燃料最省为性能指标,对轨道保持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实现14.7天太阳同步冻结回归轨道的在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