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79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比较晚,目前还没形成一套完整目视航图符号的现状,在收集了多家航图制作单位目视航图的基础上,结合认知符号学及目视飞行对航图的要求,提出了目视航图及符号评价指标,通过视觉感受实验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样本数据,最后用模糊评价方法给出综合评价值,探索目视航图符号的设计原则,为中国目视航图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监测需求,考虑传统甚长基线干涉(VLBI)测站高成本、高投入和GEO卫星专用观测时段有限等制约条件,研发了简易型VLBI观测系统,并组建了包括上海、都匀和乌鲁木齐三站的微型VLBI网(micro VLBI network,MVN),开展了并置站测试以及对GEO卫星亚太6C的连续监测,并评估了当前MVN的观测能力。结果表明MVN扣除系统差后的单站接收精度为2ns,各基线观测时延拟后残差约几纳秒,GEO目标实测位置精度为百米级(内外符精度分别约100m和400m)。不同于传统VLBI和其他GEO监测手段,MVN还具备全天时、全天候、低造价、易布设及易推广等特点,充分表明了其在GEO卫星监测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基于双机热备的航天发动机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鹏  来新泉 《火箭推进》2010,36(3):58-62
为提高控制器乃至发动机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双机热备控制器的冗余设计方案,通过对双机热备关键技术的研究,对技术难点进行攻关,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确保了双机的同步运行和主备机的可靠仲裁,从而构建了一个可靠的控制器系统,实现了双机热备控制器的自主研发技术储备,可以满足工程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64.
详细介绍了某型飞机起落架设计改进及制造技术。改进后的起落架经试验以及预先飞行验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满足了新研飞机的使用需要。  相似文献   
65.
对FPGA应用的研究发现,随着FPGA门电路总数的增加,其内部布线的数目和复杂度随之增加,但是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单芯片资源的利用率反而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FPGA逻辑资源的时分复用上来,对FPGA的逻辑资源进行动态重配置,以提高FPGA芯片的利用率。在对重配置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特征分类进行概要介绍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四种基于FPGA的动态重配置方法,并针对重配置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6.
航天器电测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航天器电测数据的特点,提出利用标准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电测数据的方法,并设计出一种通用的数据库表结构。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航天器型号的电测,可作为航天器电测数据库表结构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67.
钟玲玲  李永翔  李鹏 《上海航天》2012,29(6):45-52,56
基于超宽带圆片单极天线,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多环单极天线、波浪边缘圆片单极天线和电阻加载圆片单极天线等改进形式,并用仿真法讨论了不同主要结构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天线的实物模型和实测性能。结果表明:多环单极天线能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天线的抗风能力;波浪边缘圆片单极天线有效抑制了高端频率,在民用超宽带频段(3.1~10.6GHz)保持了良好的阻抗特性;电阻加载圆片单极天线可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这些天线超宽带性能良好,分别可实现低风载、高频抑制、小型化等不同特性。  相似文献   
68.
一种进气道自起动特性检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展了一种应用于激波风洞中快速检测高超声速进气道自起动能力的实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隔离段内预先设置轻质堵块,迫使进气道在风洞运行初期不起动,待堵块被吹出后,流道恢复畅通,进而考察进气道是否具有起动能力.实验采用高速纹影拍摄同步壁面压强测量的手段,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起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纹影照片以及相应的壁面压强信号的分析,对所发展的自起动检测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考核,并进一步研究了内收缩比对进气道起动特性的影响.在激波风洞中获得了进气道自起动过程以及起动/不起动双解区的流场特征和相应的壁面压强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69.
悬停状态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流动干扰机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朱正  招启军  李鹏 《航空学报》2016,37(2):568-578
基于运动嵌套网格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悬停状态下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干扰流场分析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首先,基于高效的运动嵌套网格技术,采用积分形式的可压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作为双旋翼非定常流场求解控制方程,湍流模型选用Baldwin-Lomax模型,时间推进采用双时间方法。在CFD方法的验证基础之上,对干扰过程中的桨尖涡涡核位置及强度演变规律进行了细致分析,揭示了共轴双旋翼非定常干扰流场中上、下旋翼桨尖涡与双旋翼桨叶之间的贴近干扰、碰撞现象,以及上、下旋翼桨尖涡之间的相互干扰机理。然后,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总距角下的共轴旋翼系统中上、下旋翼的非定常气动特性以及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上旋翼桨叶的桨尖涡会直接与下旋翼桨叶发生碰撞,导致下旋翼桨叶拉力损失;上旋翼桨叶的桨尖涡和下旋翼桨叶的桨尖涡相互干扰,改变了桨尖涡的强度和轨迹;上、下旋翼桨叶相互靠近时,上、下旋翼桨叶的拉力均会上升,之后相互远离时上、下旋翼桨叶拉力均会先下降再上升。  相似文献   
70.
空间对接机构太阳外热流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间对接机构的结构特点,在简化物理模型的基础上,用太阳窗口和蒙特卡洛(MC)法计算不同空间位置、不同轨道高度、不同表面辐射特性的机构内部构件太阳辐射外热流,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流程。分析了飞行角β和表面辐射特性等因素对太阳热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对接机构以及其他复杂系统的热控涂层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