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5篇
  免费   997篇
  国内免费   629篇
航空   7769篇
航天技术   1527篇
综合类   808篇
航天   367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564篇
  2012年   1050篇
  2011年   958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806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641篇
  2004年   468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246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航天材料与工艺的发展和水平与一个国家的高技术以及国防建设的发展和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国内外高度重视航天材料工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沈念 《中国航天》2004,(5):18-20
当今世界,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化、小型化和精密化)为动力,以工业制造技术、工业材料技术的新发展以及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的新突破为支撑,航天工业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航天产品向着“更高、更远、更大”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内部器件微型化、精细化也  相似文献   
33.
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民机产业,而发展民机产业首先要从支线飞机入手。中国航空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为发展国产支线民机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国内的航空运输市场也需要国产支线飞机的及时进入。  相似文献   
34.
对策论在雷达电子战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对策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析方法,包括对策论所涉及问题的要素和分类.指出了对策论在雷达电子战效能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电子对抗博弈双方采取不同对抗技术措施的得益矩阵,并在此得益矩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对策论在电子对抗效能评估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介绍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构成、特征和建立的原则,就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制定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等阐述体系建立的途径,并对企业标准体系的管理、完善和改进等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6.
CERATIZIT公司秉承超过25年的专业技术,CERATIZIT涂层系统可以满足卓越切削性能的最高要求.  相似文献   
37.
据航空报报道,2005年年底,填补国内机载光电配套设备行业空白的两项重要科研攻关项目——“某型光电雷达综合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某型光电雷达跟踪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在中国一航航空产品部主持下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这两项科研攻关项目是由一航计测和一航光电所共同研制生产的。  相似文献   
38.
39.
当前美国军队第一线战机大都是二十年前的作品,虽然这些飞机性能依旧卓越,但随着俄罗斯、欧洲以及亚洲的一些主要国家相继研制了多种先进型号的战机,美国人也感觉到了压力。为此,美国空军(USAF),美国海军(USN),美国海军陆战队(USMC)和英国皇家海军(RN)联合招标,希望研制一种先进攻击战斗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其优异的设计最终排除众多竞争对手,脱颖而出,夺得了这项价值3,000多亿美元的有史以来最大的军队采购合同。2001年10月 26 日,美国国防部已经正式宣布与该公司签订研制、生产新世纪战…  相似文献   
40.
陈健 《洪都科技》2006,(1):25-34
虚拟技术的发展使电子线路的分析设计过程得以在计算机上轻松、准确、快捷地完成。这样,一方面克服了实验室在元器件和规格上的限制,避免了损坏仪器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使得实验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从而促进电子线路实验教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