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49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扇区容量反映的是扇区空中交通管制运行品质诸多要素综合寻优下的流量水平,目前将扇区管制员工作负荷阈值映射为扇区容量的评估方法存在片面性。为改善扇区容量评估方法,以成都进近南扇为研究实例,采集198组实际运行数据建立样本集,确立了涵盖空中交通流密度、管制运行安全性能、管制运行效率性能及管制员工作负荷等4类因子的管制运行品质量化指标,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实现了扇区管制运行品质综合评价,经函数拟合确定扇区容量为29架次/h,新方法更具科学性、客观性。  相似文献   
22.
为确定机场终端区最大容量保障能力,即极限容量,从终端区运行特点分析出发,综合考虑进离场航线长度、飞行速度、管制间隔等因素,构建进离场网络流模型,并以跑道Pareto容量包络线作为约束,分析进离场航线网络与跑道的耦合关系,建立基于阻塞流的机场终端区极限容量评估模型。以杭州萧山机场终端区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借助模型分析了不同流量控制策略下终端区容量包络线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随着移交间隔变大,终端区容量包线有内移的趋势,进场容量由33架次/h逐步降为25架次/h。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传统跑道容量模型的修正并结合相应的飞行程序,得出了近距平行跑道在一起一降运行模式下起飞和到达容量独立计算的数学模型,并且用中国上海浦东机场运行数据进行了验证,表明容量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方便了近距平行跑道容量的计算,同睁也提高了近距平行跑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4.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世界燃油紧缺油价上涨,以及迅猛发展的航空业对可用空间高效利用的需求,人们意识到,要想提高效益,除了考虑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外,空域利用率的提高成了当务之急,即缩小航空器间的间隔。在水平间隔上由于二次雷达的使用,使得航空器之间的间隔大大缩小,如果垂直间隔也能相应地进一步缩减(指29000英尺以上的垂直间隔),由2000英尺缩小到1000英尺,将会最大限度地提高空域利用率,增大空域容量。  相似文献   
25.
26.
27.
因为胸膜压梯度和局部肺功能的分布是重力依赖的,预料失重期间可能发生实质性变化,虽然航天期这方面的检测很少,然而有许多失重飞机抛物线飞行的短暂的失重期间的观察证实的这些预测。一口气法N2冲洗技术测量结果表明,在1G环境中所见到的通气不均匀性有明显的减弱。在微重力期间,采且一口气气冲洗法测量的心源振荡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表明灌流很大程度上趋于均匀。用胸部放射性照相术及射活性碘标记的大聚合物更直接测量的局  相似文献   
28.
飞行培训需求是航空运输生产的派生需求,航空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又有着紧密内在联系.本文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综合考虑航空运输市场容量、飞行劳动生产率、飞行员劳动强度、飞行员培养周期、飞行员人数存量变化等等变量,构建一个针对航空运输航线飞行员养成培训规模的预测模型.利用1978-2004中国民航统计数据,运用EVIEWS计量工具,对"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国飞行员需求缺口和飞行培训规模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9.
为了充分利用机场容量,减少航班延误,需要合理分配进离场流量。以机场容量作为约束,以进离场航班总延误成本最小作为目标,建立进离场流量分配优化模型。构建随延误时间呈超线性增长的延误成本计算公式,引入航班进离场延误成本权重系数作为不同进离场优先级的决策偏好信息。用动态规划法求解模型,并引入最优决策候选集合的概念,缩小计算过程中的搜索量,减少计算时间。算例结果分析表明,方法可以在机场容量约束下得出进离场流量分配的最优策略,使得航班总延误成本最小,并且快速计算可以满足实时决策支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0.
传统的低轨卫星容量计算只采用单一的链路模型进行分析,忽视了同一地区链路可能存在不同状态的实际情况。采用二状态的马尔可夫信道链路模型,可以对农村地区的链路做出更准确的估计。考虑由于链路时延产生的功率控制误差,可使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容量分析更贴近实际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