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79篇
航天技术   54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6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周武  薛滔 《太空探索》2011,(2):22-23
12月25日,2010年"太空家园畅想"全国中小学航天科幻主题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刘福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原总指挥黄春平、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等领导、专家出席仪式并讲话,获奖学校代表、教师和学生共计400多人参加了颁奖仪式。  相似文献   
162.
钱学森(1911-2009)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世界的科学巨匠,功勋卓越的人民科学家。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在中国导弹、火箭和人造卫星等航天技术领域作出了重大开创性贡献,为航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航天事业描绘出了长远的发展蓝图。他始终站在世界科技的前  相似文献   
163.
《航天器工程》2011,(3):I0001-I0001
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世界的科学巨匠,功勋卓越的人民科学家。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在中国导弹、火箭和人造卫星等航天技术领域作出了重大开创性贡献,为航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航天事业描绘出了长远的发展蓝图。他始终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提出了许多富于创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思想。他十分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学科专业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大力倡导培养科技帅才和将才。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严谨作风、学风,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一流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164.
戚发轫,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于1957年从北航毕业后进入航天领域工作至今,亲历了我国卫星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诞生、发展继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全过程。他不仅亲自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1号的研制工作,而且是东方红1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  相似文献   
165.
在哈佛和麻省理工,杨嘉墀不仅学习了十多门课程,还涉猎了当时最先进的军事技术。 二战以后,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杨嘉墀的兴趣也在向电子仪器方面转向,1949年,他因为在电子计算机模拟计算装置的研究成果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66.
《宇航材料工艺》2006,36(4):65-65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是我国目前篇幅最大、涵盖内容最为新颖、全面、丰富和权威的材料及其加工成形方面的工具书,是材料工程宏伟的知识大厦。 师昌绪院士、钟群鹏院士、李成功教授主编的《材料工程基础》是《材料大典》首卷,也是其他各卷的共性基础要览,构成了这座知识大厦的基础部分。  相似文献   
167.
《中国航天》2006,(6):47-48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航天电子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公司注册资金6亿人民币,资产总额90亿人民币,拥有员工160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4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  相似文献   
168.
11月1日,由中国一航发动机事业部主办、一航动力所承办的《动力与发展》——中、俄院士高峰论坛在珠海举行,来自中、俄双方10余名院士针对动力与发展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中国一航副总经理李玉海到会并致词,刘大响和切普金分别代表双方院士讲话,来自国内航空航天以及船舶有关动力专业的专家、科技工作者等5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69.
四月的北京,桃红柳绿,春光明媚。为了了解国际质量管理的最新动态,了解我国质量管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乘车来到中国硅谷——中关村,采访国际质量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教授。刘教授十分愉快地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并就记者提出的几个大家关心的质量管理问题谈了精辟的见解,现摘刊如下:  相似文献   
170.
黄总,您好!非常高兴您就战略核潜艇设计思想的有关问题接受采访。为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潜基弹头,战略核潜艇的设计有两种思路。一是在一艘艇上装尽量多的导弹及弹头;二是把潜艇的指标订得低一些,现实一些,转而去增加艇的数量。您对此如何权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