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38篇
航天技术   1篇
航天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1.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8):74-90
Shape parameterization has a crucial influence on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aerodynamic optimiz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for compressor blade sections based on the three-level deformation of the ellipse, which simultaneously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s of flexibility, smoothness, intuitiveness, and compactness. In proposed method, the first-level deformation directly controls nine key geometric parameters to construct the blade section profile, and then the second- and third-level deformations are performed respectively to coarsely and finely modify the profile while keeping the key geometric parameters unchanged. These three levels of deformation effectively decompose the design space without destroying the ellipse’s infinite differentiability, allowing designers to work only with intuitive shape-related parameters to design blade sections with inherently high-order continuity.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six existing blade sections are first fitted and then one of them is selected for a three-level optim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ometry and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fitted and the original blade sectio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and the loss coefficient of the optimized blade section is reduced by a total of 36.41%, with 27.34%, 8.45%, and 0.62% reductions for the first to the third level,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proposed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facilitates the design of lower-loss and higher-load compressor blade sections.  相似文献   
112.
黄明  李志刚  李军  宋立明 《推进技术》2022,43(3):225-237
基于非嵌入式多项式混沌展开方法,结合Smolyak稀疏网格技术与Sobol Indic方法构建了涡轮动叶凹槽状叶顶传热特性和气动性能不确定性量化分析系统。研究并量化了几何参数叶顶间隙和运行工况参数主流进口总温与气膜冷却吹风比不确定性对涡轮动叶凹槽状叶顶气热特性的影响。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叶顶间隙与主流进口总温和吹风比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叶顶换热量 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的统计均值相对于设计值增加13.56%并且其偏离设计值10%的概率高达65.68%。相比叶顶尾缘区域,叶顶前缘部分的换热量对不确定性输入更加敏感。前缘区域的叶片壁面换热量 的不确定性明显大于尾缘部分。在叶顶间隙与主流进口总温和吹风比不确定性的影响下,0-80%轴向弦长区域内叶顶总压损失系数存在微小偏差,但在80%轴向弦长以后区域总压损失系数的不确定性偏差会达到约50%。敏感度分析的结果表明主流进口总温是叶片换热性能不确定性的主导变量,其对 与 不确定性的贡献分别为93.87%和98.32%。叶顶气动性能的不确定性则完全由叶顶间隙控制,其对叶顶总压损失系数不确定性的方差占比高达86.44%。与主效应相比,各变量间的二阶交互效应对叶顶气热性能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13.
为实现航空发动机叶片表面高质量磨抛工艺方法,研究了7轴联动专用数控砂带磨床,提出了叶片型面刀触点处磨抛余量计算方法,考虑了磨抛工具宽度、直径、弹性模量等诸多影响抛光力的因素,优化了施加于接触轮上的磨抛压力,实现了定量磨抛的工艺方法,生成了变抛光力NC程序.最后对铣削后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磨抛工艺试验,加工后叶片表面光洁度较好,并且叶片型面尺寸精度与粗糙度均处于实际加工要求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4.
叶片最终成形一直是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瓶颈技术,叶片自动化抛光技术研究可以解决国内叶片主要依靠手工抛光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对砂轮磨削、砂带磨削的工艺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国内外抛光技术现状,针对叶片抛光的技术难点,总结出了叶片抛光技术的发展趋势,给叶片抛光技术从业人员指出了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5.
康达  何卫东  徐毅 《推进技术》2020,41(12):2709-2719
摘要:为揭示分流叶片长度和周向位置对高压比离心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机制,采用数值方法考察了典型分流叶片长度和周向位置下压气机性能和流场结构。通过对压气机流场的详细分析,建立了分流叶片长度和周向位置参数与压气机流动结构的关联性。研究表明:分流叶片的优化设计需综合考虑长度和周向位置,采用60%长度和60%周向位置的分流叶片方案可获得最佳压气机级性能,该方案的压比和效率较设计值分别提高了3.2%和1.0%;分流叶片改善压气机性能的机制为分流叶片对主叶片泄漏涡的分流作用,以及分流叶片吸力面高速低压气流对泄漏涡的引射作用;进行分流叶片优化设计时,应合理选取叶片长度和周向安装位置,以实现分流叶片对主叶片泄漏涡的分流和引射,同时应避免分流叶片过长导致叶顶发生明显二次泄漏和分流叶片前缘形成高马赫区。  相似文献   
116.
王宝官  李玲 《推进技术》1995,16(2):36-39,35
分析了影响叶尖间隙的诸因素,提出了计算瞬变状态下叶尖间隙变化的方法,并以某发动机为例,计算出一级压气机在不同工况下的隙量,给出间隙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相似文献   
117.
厘米级向心涡轮的三维流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泉  梁德旺 《推进技术》2004,25(4):329-332
为详细研究厘米级向心涡轮的内部流动规律,在向心涡轮级的三维粘性计算中引入掺混面的概念,对一台叶轮直径35mm的向心涡轮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多个转速下的特性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的对比表明计算结果准确可靠。预测了在设计转速下的向心涡轮特性曲线,得到这台向心涡轮设计点流量为0 11kg/s,落压比1 93,总压绝热效率0 82,并对向心涡轮设计点附近的流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8.
为了探索涵道螺旋桨动力装置工程设计新方法,在自由螺旋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Theodorsen的片条理论,涵道后缘的库塔条件以及边界页微元涡丝的诱导方程,构筑涵道螺旋桨叶片涡强度分布的计算模型,然后用该模型代替Prandtl的动量损失函数及环量函数,使自由螺旋桨的最小能量损失的设计方法推广到涵道螺旋桨基于Betz条件的最优设计。再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即可计算出经过最优设计的涵道螺旋桨的基本尺寸以及涵道的基本尺寸。经过研究证明,在新方法中的涡强度分布计算模型在理论上是正确的,设计模型的风洞实验与理论计算数据基本吻合,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9.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压气机叶型自动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东海  展昭  桂幸民 《推进技术》2006,27(4):349-353
1引言遗传算法(Genetic A lgorithms,简称GA)是模拟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遗传选择和自然淘汰的进化过程而形成的一种全局优化概率搜索算法。遗传算法实施群体搜索,概率转移,不需要目标函数的导数信息,其全局搜索能力强,简单通用,适于并行处理,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系统的优化问  相似文献   
120.
崔济亚 《推进技术》1993,14(4):14-17
利用导叶反扭和前倾,算出叶高反力度只变化0.032,且峰值在叶根附近的涡轮,而间隙站压力仍在叶尖最高。对此作出分析及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