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176篇
航天技术   51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基于路径的数字系统功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2.
对科研生产一体化事业部人力资源评价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在对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理论对其评价模型进行了权重确定。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科研生产一体化人力资源评价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3.
采用风洞试验的方法,分别对高速列车试验模型2~6车编组状态下的各节车厢气动阻力的分布规律,以及2种不同结构外形的风挡对3车编组列车模型各节车厢气动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编组长度大于3车,头车、尾车的阻力系数随编组长度的增加变化较小,中间车的阻力系数约为0.1.1节头车+N节中间车+1节尾车的全车气动阻力系数,可用3车编组模型试验的头车阻力系数+0.1×N+尾车阻力系数之和进行估算.高速列车风洞试验模型分别采用风挡1和风挡2两种风挡,只是使得气动阻力在各节车厢之间形成不同的分配,对由各节车厢相加形成的全车气动阻力的试验结果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4.
燃气轮机压气机涡量动力学理论及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压气机涡量动力学理论及分析方法,建立了压气机总性能参数与两个重要的涡量参数(边界涡量流(BVF)和周向涡量)的直接数学物理关系,研究了基于BVF和周向涡量的分析优化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燃气轮机多级轴流压气机中进行涡量动力学分析,从涡量角度指出了改进的方向.结果表明:周向涡量能反映近壁面的高损失区,使周向涡量峰值束缚在近壁区有利于降低端区损失,在通流设计中可通过优化环量分布控制周向涡量分布,算例中基于周向涡量优化可使跨声压气机转子效率提高1.13%;边界涡量流BVF能反映旋涡的壁面根源,通过优化BVF的分布可控制涡量壁面根源,有利于抑制旋涡和流动分离,基于BVF优化可使转子效率提高1.12%.   相似文献   
105.
高速列车模型编组长度和风挡结构对气动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风洞试验的方法,分别对高速列车试验模型2~6车编组状态下的各节车厢气动阻力的分布规律,以及2种不同结构外形的风挡对3车编组列车模型各节车厢气动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编组长度大于3车,头车、尾车的阻力系数随编组长度的增加变化较小,中间车的阻力系数约为0.1。1节头车+N节中间车+1节尾车的全车气动阻力系数,可用3车编组模型试验的头车阻力系数+0.1×N+尾车阻力系数之和进行估算。高速列车风洞试验模型分别采用风挡1和风挡2两种风挡,只是使得气动阻力在各节车厢之间形成不同的分配,对由各节车厢相加形成的全车气动阻力的试验结果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6.
在建立螺纹旋合的二维简化模型基础上,在螺纹面接触的重力效应约束条件下,进行了不同螺纹牙型旋合的模拟,并可推算得到螺纹的旋合长度。实际螺纹样本与螺纹通止规模拟旋合的结果与采用螺纹通止规检验的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7.
针对近地轨道运输任务,考虑不同飞行阶段的推阻特性差异和不同发动机模态的比冲变化,提出了适用于水平起降两级入轨(TSTO,Two Stage To Orbit)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质量估算方法.以8 t有效载荷为任务需求,对比研究了涡轮基组合循环动力-可重复使用火箭(TBCC-RR,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Reusable Rocket)、火箭基组合循环动力-可重复使用火箭(RBCC-RR,Rocket Based Combined Cycle-Reusable Rocket)和可重复使用火箭-可重复使用火箭(RR-RR,Reusable Rocket-Reusable Rocket)方案,分析了级间分离点、一级飞行器推阻比和一级飞行器结构质量分数等参数对设计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级间分离点设计对TSTO总体方案影响很大,若使用RBCC型飞行器作为第1级,建议在超燃冲压模态后即进行两级分离;TBCC-RR方案比RBCC-RR方案起飞总质量更小,但RBCC-RR方案一级飞行器结构质量更小;减小TSTO系统起飞总质量的最有效途径是减小飞行器的结构质量分数,其次是提高飞行器的推阻比.   相似文献   
108.
有翼再入飞行器气动力的工程计算方法尚有待进一步完善,计算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文章根据有翼再入飞行器的气动布局特点,改进和发展了一套适于其气动布局的部件划分策略和压强计算选取准则。以此对航天飞机轨道器和类X-34飞行器的纵向气动力特性进行工程计算,并与其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的工程计算方法在马赫数3以上的超/高超声速范围内可准确预测有翼再入飞行器的升阻特性,其中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误差小于10%;并可准确预测俯仰力矩特性随迎角改变的变化规律。与现有方法相比,文中的部件划分策略和压强计算选取准则在升阻特性精度相当情况下,可明显提高俯仰力矩的预测精度,并反映飞行器表面的压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9.
经典的“当前”统计模型中,机动频率通常为经验值,并需预设加速度极限值。针对这一局限,该文利用递归线性平滑牛顿预测器对加速度进行预估后,得到“当前”统计模型中目标机动频率值的解析解,并避免机动加速度极限值的设置,实现了过程噪声协方差矩阵的自适应计算。此外,利用简化的Sage-Husa滤波方法实现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的自适应更新。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文所提算法相比于经典的“当前”统计模型的距离跟踪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10.
为研究旋转爆震发动机(Rotating Detonation Engine, RDE)中燃料/氧化剂喷射和掺混对爆震波的影响及非预混环境下的爆震波的快速起爆与稳定传播,本文采用线性模型爆震发动机(Linear Model Detonation Engine,LMDE)来简化实际燃料喷射与爆震波相互作用的物理问题。通过RNG K-?湍流模型结合7步7组分氢气/空气机理的三维非定常反应流模拟方法,探究真实喷射条件下爆震波与混气相互作用、爆震波衰减及自持的特性。结果表明:氢气/空气的掺混均匀度至少要达到0.6才能使爆震波在非预混环境下传播;氢气孔与空气缝的入口压比需要满足爆震波进入燃烧室时,非均匀混气区恰好集中在氢气孔附近,燃料完全释放能量维持爆震波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