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120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7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基于混杂系统的空间飞行器悬停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空间飞行器的轨道动力学原理,利用混杂系统模型研究了悬停轨道问题,建立了悬停轨道的混杂系统模型;借此模型,针对目标星轨道为椭圆的情况,提出了等距离悬停轨道控制和椭圆悬停轨道控制两种方案,分别推导出在这两种方案下对悬停星所施加的控制力。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分别对悬停星施加相应的控制力,能够实现对目标星的悬停。  相似文献   
102.
星际探测借力飞行轨道的混合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栋  崔平远  徐瑞 《宇航学报》2010,31(3):655-661
以金星借力探测火星为背景,针对传统借力飞行轨道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一种星际探测借力飞行轨道的混合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分析借力天体特性的基础上,采用等 高线图给出可能出现借力参数匹配的区域,提出“软匹配”策略进行轨道拼接,采用混合优 化设计方法得到轨道优化设计参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方法对一些满足约束条件转移轨道方 案的遗漏问题。本文以2017-2018年金星借力探测火星为例给出了设计结果,设计参数与 M.Okutsu给出的一致,同时还得到了该参数区域一个新的借力轨道转移方案。此外,本文还 对2010-2018年采用金星借力探测火星的转移轨道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金星借力探测火星 较好的设计参数区域,这些研究对于未来可能的火星探测任务的设计与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 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一类柔性宏刚性微空间机器人广义高效递推动力学建模算法。介绍了利用空间 算子代数进行对刚柔混合欠驱动系统的描述方法。根据系统中铰链的驱动情况分别对铰链定 义 为主动铰和被动铰,通过铰链的类型以及判断是刚性体或者柔性体,分别按照两次从系统的 顶端到基座的顺序、一次从基座到顶端的顺序进行了系统铰接体惯量的递推、系统冗余力的 递推、广义加速度和广义主动力的递推。通过上述三种方式的递推过程建立了柔性宏刚性微 空间机器人广义递推动力学模型,实现了高效率O(n)次的计算效率。最后通过软 件仿真验证了本研究内容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4.
凌劲  龚书喜  张帅  路宝  王兴 《宇航学报》2011,32(2):428-432
为降低阵列天线工作频带内的峰值副瓣电平(PSLL)和雷达散射截面(RCS),提出利用混合优化算法IGA\|EDSPSO, 通过调整阵元间距优化辐射阵因子和散射阵因子,使其带内的辐射和散射特性得到改善。并采用渐近波形估计技术(AWE)结合矩量法(MoM)计算了线阵频带内的PSLL和RCS,考虑互耦后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与均匀直线阵相比,非均匀阵的PSLL在-17dB以下,RCS在绝大部分频点得到了很好地减缩,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固液火箭发动机试验瞬时燃速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新田  曾鹏  田辉  蔡国飙 《推进技术》2012,33(2):211-215
介绍了一种用于固液火箭发动机试验的瞬时燃速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对H2O2/HTPB固液火箭发动机单室双推力长时间热试车试验进行燃速分析,拟合得到该工况下的燃速公式为r=1.847×10-2G0o.7304。根据燃速公式等计算结果对一次发动机试验进行了预估,计算得到的预估内弹道性能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瞬时燃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为发动机工作时间较长、氧化剂流率变化较大时的燃速分析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复合模型及FSQP算法的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提出了一种在保证优化效果前提下提高发动机在线性能寻优实时性的方法,即一方面基于相似理论建立了适用于非加力状态的发动机复合稳态模型,在优化过程中替代原部件级模型以缩短优化计算时间,另一方面采用先进的可行性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寻求全局最优解,以提高优化精度。最终实现了上述方案在最小油耗模式及最大推力模式下的数字仿真及半物理模拟验证,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发动机部件级模型进行性能寻优控制,其优化精度相当,但优化实时性得到大幅度提高,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上述方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7.
碳纳米管是一种有前途的微波吸收剂,可以作为潜在的隐身材料、电磁屏蔽材料或暗室吸波材料使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碳纳米管碳化学镀改性、纳米管与聚合物共混、纳米管与铁磁材料杂化来制备微波吸收剂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碳纳米管作为吸波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为提高空间应用环境中混合实时任务的容错调度效率,提出基于空间环境的多处理器混合容错调度算法。算法在周期任务调度中采用基于分组的“最佳适应”分配策略,以少量增加的计算时间获得更为紧凑的任务调度结果,从而减少调度所需的处理器数目和任务执行时间;在非周期任务调度中,利用基于空闲时间片的方法完成动态调度,使得混合实时任务的容错调度效率有显著提高,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空间环境的任务处理。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改善混合实时任务容错调度性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针对航天器声振力学环境预示的难题,开展大型复杂航天器声振力学环境的预示方法研究和试验验证。首先结合航天器声振力学环境的特点,研究采用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FE-SEA)方法建立航天器声振预示模型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整星级和系统级航天器(整流罩-卫星-仪器舱-适配器组合体)的混合预示模型,最后将预示结果与噪声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预示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并基于分析结果探讨影响航天器声振力学环境预示精度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0.
《Acta Astronautica》2014,93(1):311-320
The mission planning of GEO debris removal with multiple servicing spacecrafts (SScs)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the SScs are considered to be initially on the GEO belt, and they should rendezvous with debris of different orbital slots and different inclinations, remove them to the graveyard orbit and finally return to their initial locations. Three key problems should be resolved here: task assignment, mission sequence planning and transfer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or each SSc. The minimum-cost, two-impulse phasing maneuver is used for each rendezvous. The objective is to find a set of optimal planning schemes with minimum fuel cost and travel duration. Considering this mission as a hybrid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proposed. A modified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s employed to address the model. Numerous examples are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and solu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single-SSc and multiple-SSc scenarios with the same amount of fuel are compared. Numerous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for a definite GEO debris removal mission, that which alternative (single-SSc or multiple-SSc) is better (cost less fuel and consume less travel time) is determined by many factors. Although in some cases, multiple-SSc scenarios may perform worse than single-SSc scenarios, the extra costs are considered worth the gain in mission safety and robust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