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12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直升机电磁式无刷同步发电机系统带不对称负载时,系统的性能分析对飞机电网来说非常重要。而常用仿真平台MATLAB软件中,电磁式无刷交流同步发电机模型不能用于不对称负载的仿真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bc/dq0变换的新型同步电机仿真模型,有效解决了系统带不对称负载时的建模问题。基于所建模型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直升机发电机系统分析与设计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斜边占π/5的等腰梯形脉宽调制波,从理论上证明了采用这种PWM(PulseWidth Modulation)波控制的变频器,能消除输出电压的5次谐波分量,使输出电压谐波分量小,电流波形好,系统运行时转矩脉动小,可靠、平稳、噪声低.已将这种控制技术应用于某种列车风扇异步电机的变频调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变速恒频电源系统的交-交矩阵变换器闭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率电子变换器作为飞机变速恒频(Variable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VSCF)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用于飞机变速恒频电源系统的新型交-交矩阵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的矩阵变换器输出电压闭环控制方式,从而实现了变速恒频电源系统中功率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局部调节功能,有效弥补了发电机调压器时间常数大、动态调节能力差等缺陷。仿真和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分析和控制方案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Boost变换器常用作两级式逆变器的前级升压电路,由于电路中寄生参数的存在,开关瞬间输出电压叠加有瞬态尖峰,降低了波形质量,甚至影响逆变器的正常工作。为了抑制直流环节电压尖峰,研究了Boost电路开关瞬态过程,针对瞬态电路开关特性和开关器件工作状态,建立了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和肖特基二极管(SBD)的换流单元的解析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寄生参数对开关瞬态电流特性的影响,以及导致电压尖峰的机理等。仿真分析了寄生参数与输出电压尖峰大小的关系,提出了“减缓开关速度”和“降低输出端寄生电感”2种从源头抑制输出电压尖峰的方法。仿真和实验表明,这2种抑制方法能够有效减小电压尖峰,提高Boost电路的输出电压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空电子设备有替换Ⅰ型截尾试验无失效的情形,提出了一种改进综合E-Bayesian方法用于可靠性参数的综合估计。该方法利用失效因子和自适应系数,并结合可靠性参数先验值及其经典E-Bayesian评估结果,引入失效数据,同时使用相对概率法构造失效权重模型。以航空电子设备平均寿命为目标,建立了平均寿命的改进综合E-Bayesian估计模型,并以某型变压整流器(TRU)为对象进行应用研究和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综合E-Bayesian方法具有更好的评估性能,并能够改善可靠性评定中可能出现的“冒进”问题。  相似文献   
16.
航空静止变流器(ASI)是机载电源系统的关键部分,为进一步提升ASI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在双输入双Buck逆变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高效高可靠性无环流ASI拓扑。该拓扑不仅能够四象限运行和部分功率单级传输,而且实现了所有工作模态下桥臂无环流运行。分析了拓扑的四象限运行工作模态、拓扑的等效数学模型等,研究了基于单极性层叠式双载波调制的无环流ASI主功率管的驱动方式。优化了调节器参数,拓展了变流器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开展了该拓扑与全桥逆变等拓扑的开关损耗、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拓扑及其控制方法正确可行,部分功率实现了单级传输,工作效率高,并且具有无桥臂直通风险、无需体二极管续流等优点,为高效高可靠性航空静止变流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19.
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双语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将工程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辅助双语教学模式、混合双语教学模式和浸没双语教学模式,并分析了这三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适用场合。笔就这三种模式分别进行了实践性教学,并提出在工程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它利用石英多晶作为弹性元件,用阴极溅射法制成应变电阻。本文对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制作工艺都做了较详细的探讨和研究,并制成一个传感器样品,对其作了一系列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