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21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比较了火箭振动模态转角的相对和绝对测量表示法。通过分析和火箭模型的试验证实两种表示方法的一致性。讨论了由子结构转角频响函数实测值,预测组装结构的模态转角问题,并用典型物理梁作了模态转角试验综合的原理性验证。结论是用响应对外力的频响函数表示火箭的模态转角更合理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航天运载器为例,分析了实测振动信号功率谱的低频畸变现象。指出用基于FFT的周期图方法对长度很短的样本作谱估计时,分辨率太低和数据窗不合适是低频畸变的主要原因。文中讨论了纠正低频畸变的方法,给出了消除低频畸变的实例,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本文还提出了谱分析中“可信分析频带”的概念。认为一次(帧)分析中的上下限频率之比必须小于某个值;凡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处理结果,低频段的功率谱密度值都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通过方框图、波形图介绍固定、匀速运动(前向或后向运动)、匀加速运动(前向或后向运动)的单个或群目标模拟信号产生的原理,并介绍具体的电路,使内容进一步完善,以加深读者理解。该产生器绝大部分采用集成电路器件,部分电路又可兼容使用,从而减少了所用器件,使结构紧凑、成本降低、应用灵活方便。该产生器的输出视频信号还可以调制中频信号、微波信号,可用于脉冲体制工作的地面、机载、舰载跟踪雷达、导弹未制导雷达(导引头)、无线电引信等,做室内、近场、外场模拟试验研究或培训操纵人员和其他使用人员。  相似文献   
14.
2009年6月,来自驶空局企业孵化中心的一家刚开张的企业推出卜项新的移动电话服务。这项服务借助卫星和通信技术,能够让用户获得城市的方位信息,在购物、娱乐、旅游和公共变通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5.
<正>通用航空是民航业两翼之一,具有高效、便捷、适应环境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等特点。目前,无论是与通用航空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比,我国通用航空整体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是我国建设民航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民航局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通用航空的发展。从2010年印发《关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的措施》,到2012年出台《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无不表明民航主管部门对于通用航空发展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明确支持,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引领性和操作  相似文献   
16.
17.
1.引言在研究结构动力特性和其他物理性质时,人们发现各种振源在时间上是随机的,因此其效果不能用正弦激振来恰当地模拟。最近几年,人们对用以确定结构对随机振动的响应的试验仪器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研究特别困难,因为随机过程的性质很复杂,需要用比较精密的仪器来产生和分析随机振动。最大的困难在于需要对电磁激振器一试件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讨论如何依据外场试验数据制定非平稳非高斯振动试验条件.基于地面和空中运载工具振动的产生机理,选用乘积公式作为运载器随机振动分析的统一模型.利用滑动平均将实测非平稳非高斯信号分解成平稳载波和时变调制波.提出了反映调制波时变特征的二次分解和综合算法.用外场实测数据演示了炮击振动、轮式车辆道路运输振动和火箭飞行振动的...  相似文献   
19.
刘东  吴家仁  周一舟  刘振祥  李瑜  王铭泽 《航空学报》2021,42(8):525802-525802
随着舰载机批量服役,中国突破了舰载机研制关键技术,但由于舰载机机型种类多,保障工作复杂且强度大,加之舰基空间及资源有限、保障压力大,舰载机面临着舰面保障规模大等难题,为此开展了舰载机多机种综合保障技术实践。本文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舰载机研制采用的保障一体化论证方法、基于模型的可靠性/安全性分析方法、面向机舰适配维修性设计、腐蚀防护与控制、岸舰一体通用化保障系统研制等工程实践做法。结合对新作战概念、保障发展需求研究,展望了新一代舰载机保障模式,提出了一种从"保障战斗力"跨越到"释放战斗力"的新保障概念和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型相控阵雷达外场相位校正受风影响无法保证校正精度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外场高精度相位分级校正方法。采用激光标定法测量标校源风载条件下的晃动曲线和最大晃动速度,根据雷达工作频段及校正精度要求,计算出标校源最大晃动速度条件下的最小保精度校正时间,以最小保精度校正时间作为分级子阵规模划分的依据,通过多级校正完成全阵外场校正。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在5级风载条件下,X波段相位校正精度均方根小于5.8°,最大栅瓣电平降低了9 dB,达到模拟移相器可以实现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