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716篇
航天技术   81篇
综合类   56篇
航天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轴向过载下固体推进剂药柱变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Φ315试验发动机,对某新型推进剂翼槽型药柱进行了10g,20g,30g和35g的轴向过载离心实验,测量了药柱前端面靠近内孔处测点的位移;并运用三维线性粘弹性有限元模型,对离心实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确定固体推进剂药柱在轴向过载作用下的变形问题。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证实了粘弹性有限元模型适用于过载条件下药柱变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耳片是飞机结构的重要连接元件,是结构主要传力通道上的重要环节,是飞机结构强度计算和细节分析的重点部位。多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专家对其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大量的试验表明,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大,耳片的静拉伸破坏载荷降低,所以,现在在设计中,都尽量采用受轴向载荷的耳片。本文对受轴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单、双耳片进行了强度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3.
介绍1种用标准长度作基准,以自扫描光电二极管列阵作光电传换器,微型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对基准浮动的非刚性工件宽度进行在线测量的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14.
首先提出并应用了一些针对推力室氧腔几何模型的计算方法,结合通用CFD软件Fluent进行流场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孔板的新设计思想,设计出了新均流孔板,并对氧腔进行了重新建模和流场均匀性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5.
轴向间距变化对轴流压气机全流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动静叶排轴向间距变化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了6个轴向间距下压气机的压升特性。并采取在静子叶片表面埋入微型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对叶尖、叶中和叶根三个截面上的动态压力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对于同一轴向间距,不同转速下包括左支特性在内的全流量范围的压升特性具有重合性;轴向间距对压气机的失速流量和失速模态有很大的影响,轴向间距减小时,压气机的失速流量减小,稳定性得到加强;而且压气机工作于多团失速时的流量范围减小,失速模态由多团失速过渡到单团失速提前。  相似文献   
16.
旋转同心双轴间流动的热态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宏伟  丁水汀  袁怡祥  徐国强  陶智 《推进技术》2001,22(5):397-399,414
某型发动机高、低压涡轮轴间环形气流通内的流动可以简化为两个独立旋转同心双轴环道内的流动问题。对其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进行无量纲化,得出了实验准则,设计并建立了实验台,以实验方法研究了具有轴向通流的独立旋转同心双轴环道内的流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冷气雷诺数增大,阻力系数总体趋势减小;冷气雷诺数的影响远大于内轴和外轴旋转对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7075铝合金的高速铣削试验,研究了铣削速度的变化对铣削平面内铣削合力、最大切向力、最大法向力和轴向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夏子龙  王锁芳 《推进技术》2020,41(6):1276-1285
为分析进口流量对压气机引气系统无管式减涡器压力损失的影响及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管式减涡器开展研究,并与直喷嘴模型进行了对比。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无管式减涡器流阻特性"S"形曲线三分区模型,分析了无管式减涡器各截面间压力损失及其占比随无量纲质量流量变化规律。在计算流量范围内,与直喷嘴模型相比,无管式减涡器平均可降低压气机引气系统压力损失约45.9%。在第二拐点处,共转盘腔内压力损失降低了96.44%,此时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最佳,较直喷嘴模型压力损失降低了73.44%。  相似文献   
19.
采用TE015模高Q圆柱腔对X波段低损耗介质材料的复介电常数进行了变温测试,电场的极化方向平行于样品表面.可测温度范围为常温到200℃.在所有温度点上,空腔的无载品质因数均大于40000.复介电常数的测试范围为εr1.05~10,tanδ3×10-2~5×10-5,测试系统的最可几误差为|Δεr / εr|=1.5% ,|Δtanδ|=10% tanδ+3.0×10-5.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绕任意轴旋转的矩形截面弯管内的粘性流动情况,分析了在不同入口距离处离心力和科氏力共同作用下的二次流动、轴向主流的发展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F=-4.0时,流动呈现出4一涡结构;F=-4.0的轴向速度矢量图在垂直面内与F=-4.0的轴向速度矢量图正好相反;在大曲率情况下管道内会出现三个轴向速度极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